“你能这么想,那是华夏万民之幸也!”
林则徐很认可李万胜的这个思路。先是肯定一句,随后才继续道:
“既然你誓要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己任,那如何保证你驱逐鞑虏之后,中华不乱才是最需要考虑的事情。
古往今来,所有的造反者,一开始的心里想的大多都是拼上一把,成了君临天下,败了轰轰烈烈,不枉此生!
可他们谁又想过这天下的普通人呢?
百姓所求的不过是口中食,身上衣,不管那些王侯将相们画出什么样的大饼,在他们心里还是自己的衣食最重要。
良耜,我一直也在观察你,看你是如何争夺这个天下的!
你能真的将土地无偿的分给百姓,还定下了土地军有,不可私自毁弃和买卖,这点很好,非常好,只要你能一以贯之,那就能杜绝千百年来土地兼并之祸。
不过如此一来,你的黑旗军就难了吧?”
“谁说不是呢!”李万胜听到林则徐这么说,当即便一拍自己的大腿,满脸痛苦的说道:“不瞒林大人您啊,我准备数年,仅仅是打下来一个山东,黑旗军差点儿就破产啦!
尽管在山东境内没收了一些旗人的产业,但现银是真没搜刮出来多少,大头全都是土地。
可这些地得无偿的分给百姓啊,要不然黑旗军的信念可就没了。
如此一来,这一仗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完全是赔本儿的买卖。”
面对着林则徐,李万胜开始大倒苦水,将他这段时间以来所受的“委屈”,全都跟林则徐诉说了一遍,听的林则徐一愣一愣的。
林则徐毕竟是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士大夫,他还从来没从经济的角度看待过战争问题。
因此听了李万胜的诉苦,可是给这位大人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
原来,战争还有可能打赔本儿?这个他可是从来都没有想到过的。
“怎么就不会赔本儿了?”面对林则徐的疑问,李万胜不由得说道:
“打仗就是在打钱啊!大人您只看到了黑旗军的枪快炮利,可你不知道这些枪炮一响,那可全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这些不都是你的工厂自产么?”
“自产也要花钱的啊!工人的工资要银子,生产用的机器要银子,损耗要银子,原材料要银子,运输要银子,车辆要银子……,总之哪一样不得要银子啊!
可是,我特么上哪儿去弄这么多银子啊!
原本指望打下山东来能抢一波的,只是可惜,山东的旗人们太少,地主富农只要肯配合分地,我总不能乱杀吧?
再说了,就算杀了,也不一定就能从他们手里掏出银子来不是?
这就等于说,我的黑旗军花了那么多的钱,到头来最大的好处被我们白白分给穷苦大众了,自己啥都没落着!”李万胜摊摊手,一副真是亏大了的表情。
“那你打算如何弥补这个亏空?”
林则徐总算是听懂了李万胜的意思,等于说是为了实现自己给黑旗军树立的信念,为了在天下万民中立住自己的信任,李万胜完全是在自己贴钱在打仗,打下来的土地还全都分给了穷苦百姓。
而他想从穷苦百姓那里收到回报,那可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事情了。
穷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们穷,穷的就只剩下一条命了,除了这个,他们什么都没有!
因此,这样的人家分了土地,他们的儿郎们加入黑旗军之后作战肯定勇猛无比,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山东的时候,新编练的黑旗军的作战能力会比清军高出去那么多了。
但问题是,打仗从来就不是只有勇敢的士兵就能行了的,除非你走的当年蒙古人的路子,打一路,抢一路,丢一路!
可只要你依然还想在这片土地上建立国家,再造社稷,那你就不可能去学那种野蛮人的做法。
不过文明人的战争并不意味着就会不死人,纵观历史,各朝各代争夺天下的过程中,都会伴随着大量的人口损失,从来没有例外。
非凡如此,除了人口的下降,新生国家的实力也会有很大程度的损失。
这就是为什么唐朝有渭水之盟,北宋有澶渊之盟,明朝朱元璋还弄出来了不征之国的根本原因。
到了近现代,这种影响就变得更大了。
比如说太平天国运动,它当然有积极的一面,而且还是主要的方面。
但也不能不看到这场运动的负面影响,整个太平天国运动中,按照后世的统计分析,华夏损失的人口大约在七千万左右!
而伴随着这些人口的损失,华夏的国力也受到了极大的消耗。尽管太平天国失败了,可即便它当年能成功,它依然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来自全世界列强的觊觎,一如现实中的满清一样。
因此,凡此种种,无不在给此时的李万胜敲响警钟。他面对的这个时代,跟以往任何时代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