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众人都走了以后,曾国藩却是留了下来,对着李万胜说道:“良耜,林公只是为自己曾经的理想感伤罢了,你大可不必多想。”
李万胜点点头没有说话,曾国藩也就朝他抱抱拳,随后也便独自离开了。
一连三天,这些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全都没有再出过家门,就连李万胜想去看看,都被林则徐等人给谢绝了。
正当李万胜还有点儿为他们担心的时候,第四天这几位仿佛突然又活过来一样,重新焕发了生机。
这天,林则徐等人和李万胜再次聚在了一起,然后他们提出来一个让他很意外的建议。
“我们必须要尽快选派留学生,到洋人的学校里去,将他们的知识都学过来!”
“啊?这没必要吧?毕竟相关的书籍我都能带来,咱们还有必要再派人去学吗?”
“非常有必要!自己学是可以,但无人讲解,闭门造车,此为求学之大忌。
再者,正如那个什么纪录片中所说,清庭在二十年后都要派出留学生,并且这些人日后都有一番作为,由此可见,选派学子出国学习,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林则徐的话,李万胜听进去了。
确实啊,目前国内最缺的就是技术性人才,选派留学生去海外学习,成体系的将知识学到手,这才是最合理最快捷的方法。
因此,李万胜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在自己,包括整个大清的地盘内,选择一些十二以上,十八岁以下的孩子,准备组建留学生团队。
人不是一天就能选好的,同样联系学校,安排食宿,甚至跟大英帝国官方沟通这些事情,也不是一两个月就能搞定的。
因此,在答应了林则徐这件事后,俩人第一要做的事情,就是为这件事找出了负责人来。
经过俩人的商量,他们都觉得曾国藩最适合做这件事!
用林则徐的话来讲,这位有“识人之明”,让他来组建这个留学生队队伍,一定可以选出合格的人才来。
等到两人将这件事告诉了曾国藩后,对方欣然答应,并且没过多久就安排李鸿章坐船去了港岛,联系那边的英国佬,为北方四省的留学计划去打前站了。
李鸿章这家伙到了港岛,先是花费一些银两买下一块儿土地,然后在这里建起了一所校舍。
随后又请了几个翻译,为即将到来的学子们培训语言。毕竟是要去人家那里留学嘛,那不会说洋话怎么行?
英国人在知道了这件事后,对李鸿章这家伙是大力称赞,毕竟,他们也需要翻译人才啊,而且对李鸿章所说的,愿意自费培训一批人去英国留学,这些洋鬼子更是非常支持,甚至这件事连刚刚接任港岛总督文咸都被惊动了。
文咸在总督府召见李鸿章,并且还参加了港岛第一所语言学校:中英同文书院的剪彩仪式。并且让李鸿章始料未及的是,当文咸知道了李鸿章说的,北方四省将军府想要派人去英国留学后,这位总督大人表现出来的兴趣,竟然比他都要大!
对方的这个态度,可是让李鸿章想不明白了:老子们过去是打算偷师的,怎么你们一点儿都不防备么?咋还一副比我们都高兴的样子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