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有些拗口的话后,陆怀成和朱靖和身侧的庄必都有些懵,没理解朱靖和所言的意思。
“庄必,如果一个人陷入了困苦之中,但是有着大志向,大抱负,或者国仇家恨,那么他该怎么办?”
庄必听到朱靖和忽然间的发问,快速的如同本能般的回答:“当卧薪尝胆,再谋大事。”
“若山中有名士,欲寻之出山,得其相助,便应放下身段……”
庄必答:“三顾茅庐。”
“何以形容学子对于老师之尊重?”
“程门立雪。”
“现有一良臣,为国为民……”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庄必不解的问:“殿下,您这是在考校我的成语吗?但是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成语了,大明的学子随便拉一个出来,都能答上来。”
“便是如此,便应如此。”
“殿下我又被你说糊涂了。”
朱靖和看着正在倾倒鸦片的劳工们,黝黑的皮肤上是油亮的汗珠,衣服仅能稍稍遮挡关键部位,基本毫无人格和尊严。
朱靖和指着这些人说:“我见过乡下贫困的大明百姓,也有衣不蔽体,难以温饱的,全世界最困苦的人大抵是相同的,却也有不同之处,我方才问你的这些东西,乡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若是闲暇时候听过些故事也能知道一二,但是眼前这些人的,他们的国家有这样的文化吗?”
陆怀成似乎明白了朱靖和的意思,点点头说:“我们的典故成语确实压缩到了极致,便于学习。”
“不是成语,是成语背后的典故,咱们的文化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有了这些典故,遇到类似的事情的时候后世儿孙便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说罢此言,朱靖和迎着徐徐海风,昂扬着头说:“我们的文化中,我们的历史里,总是记载着这些先贤们做过对的事情,他们站在历史最正确最高尚的位置上,嘲讽着,讥笑着,俯视着,后世儿孙那些卑劣的无耻的行径。”
“我们永远赞扬岳飞而贬低秦桧,我们褒奖持节十九年不降的苏武,唾骂认贼作父石敬瑭。”
“这便是我说了,我要青史留名是为了禁烟的原因。”
“要学一学孙武,学一学岳飞,让后世儿孙,有迹可循,有史可依!”
听完朱靖和的一番话,陆怀成那浑浊的眼中似乎翻滚着一些奇异的色彩,看着眼前意气风发的少年郡王。
陆怀成问:“殿下,若是我们当前的历史上没有这样的例子呢?”
朱靖和似下定了重大的决心一般望着陆怀成。
“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海到尽头天做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我!为峰!!
朱靖和那语气平淡的一句话,却让陆怀成心中炸响惊雷激荡起滔天巨浪。
探花郎出身的布政使本就是才学惊人之辈,少年心性深植内心。
此时朱靖和一句我为峰,道尽少年豪气。
似乎想起了年少时在田埂边上刚刚插秧的完一身泥水的日子。
那时候的他看向青山白云,泥地里的庄稼苗,身边是小他两岁但比他做的活多的弟弟。
“哥,学堂的老师说了我不是读书的材料,我和娘也聊了,以后你读书,我种地。”
“不,你去上学,我是长兄,我种地供你。”
“哥,你瞧瞧你这插的秧,歪七扭八的,你这是拿笔的手,种不好田,我看书就困,爹没得早,娘一个女人总不能指着她一个人养我们两个读书,你就踏踏实实的读,我种田。”
“可是……”
“我脑子笨,但是先生在课堂上说了个成语,我记住了,手足情深,兄弟是手足,你是写字的手,我是下地的脚,手足之情是不是咱这个意思。”
年少的陆怀成当时沉默了,看着灿烂笑着的弟弟,自知亏欠,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弟,现在咱们兄弟共患难,以后同富贵!等我将来当了大官,一定让你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