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在人口爆炸的前提下,无法深耕,而且休耕和轮耕更是不能实行,产量少总比不产好,人不能饿死啊!最后减产成为必然,活不下去的人也就揭竿而起了。
邢承恩记得去年春播前,农人要对沤田耕翻三次,以便疏松土壤,灭除草灾。
田地里水牛拖着犁,附首迈步,农人扶着犁梢,扬鞭催赶;木犁在两者之间缓缓向前,犁出一轮轮新泥……
当时开垦的沤田多,牛又少,水牛耕田忙不过来,何瑶还组织移民们人拉犁。
人拉犁,每张犁不少于四个人,三个人在前面拉犁头,一个人在后扶犁梢。
前面三个拉犁的人,每人肩上背着一个犁辫子,随着扶犁人的一声“走!”,三个人立即躬起身子向前进,每个人的犁辫子都拉成了直线,木犁拖过,泥土翻起,在泥水间垦出了一道沟槽。
拉犁时,一块沤田里有三四组的人、三四张木犁配合着耕地。
一张木犁紧跟着一张木犁,人声喧闹,泥水飞溅,浊浪翻滚,不一会便犁出了一道道沟槽,耕出了一大片田地。
当时邢承恩看到大家辛苦,所以要求买牛,虽然开支很大,可为了农业再贵也得买。
刚开荒的时候真的是辛苦,农事结束的时候牛和人都瘦了一大圈。
后来牛买多了人才轻松了些,可是又扩大了开垦面积所以耕种压力并不小。
如今更好一些了,和金国交易来不少挽马,也能套上犁耕地,当然大部分农人是舍不得的。
也就是用收割刀片收获的时候何瑶才舍得让马上场,耕地还是牛耕。
古时候敢说你家用马犁地,那你家真是富裕家庭了,宋朝一直缺马,运输的马车都用驴车顶上了,还敢让马犁地?你家是真富裕!
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创造了生态化农耕方式,人们遵循自然的规则,借助动物,在大地上劳作。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牛耕田、马运输、猪羊供肉食和积肥、鸡司晨、狗看家。
朴素的中国人上千年来已经形成了这样的观念,而且一直延续到后世。
这就像云南白药,大家的意识里它就是止血药,拓展生产创可贴,生产牙膏都能接受,你要是生产云南白药驴肉火烧,估计没人认可!
当然随着拖拉机的出现,以后会成为机械耕种,这样的自然和谐的场面慢慢就看不到了!
三台拖拉机错行并行,一台机器能犁三米地,三台就是九米,除了烧水费了时间,开起来以后跑的很快,很快一大片地就开垦完了。
跟着来的何瑶和邢国举等人大为叹服。
“官人,我等算是见识了您口中常说的工业力量,没想到将军口中的机器如此强大,有此机器耕作,以后耕地之事易也!此物当为镇国神器啊!”
邢国举最先感叹!
拖拉机的传言他早有耳闻,可是公务繁多一直没抽出身来看看,如今亲眼看到才知道这个机器耕作的效率要比牛马高的多。
何瑶也是感慨道:
“刚见拖拉机时还不觉得厉害,毕竟一台机器还感觉不出来,如今三台就能看出规模了,如果有十台百台这样的机器,耕地完全靠机器了,牛的作用真要变成吃肉了!”
三台蒸汽拖拉机半个时辰耕地一百多亩,这效率可比牛快多了,牛一天五亩地就算厉害的了,在多就要把牛累着。
这三台机器半个时辰就顶二十头牛一天的活,众人怎么能不被震撼?
“二哥儿,这就是仙界的铁牛吗?”
憨憨的石头抓着头发问到,虽然在实验场地见过一次了,可是成规模的运作模式还是吓到他了。
“这不是铁牛,而且厉害的机器半个时辰耕地二三百亩也有,不过我估计是实现不了了,看学生们以后能不能研究出来吧!
这只是蒸汽机的一个使用方向罢了,未来还会出现更多的新鲜事物,大家拭目以待吧!”
听到还有厉害的机器,众人更是好奇了,
“将军,如此耕地神器已经匪夷所思了,还能有别的机器更加厉害吗?”
郑坤主要负责工匠之事,很多工艺技术都通,可是拖拉机实在是颠覆了他的认知了,听到这只是蒸汽机一个方向的应用更是想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