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简单!小小年纪就会舞枪,将来必定是位大将军。”
“真是虎父无犬子。长大成人后肯定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将军。”
......
宾客们争先恐后送上赞美词时,珲哥儿放下小长枪,乱翻一通后又抓起一个东西,献宝似的爬过来递给杨珍。
这是一块令牌!缩小版的军中令牌。
在场的人都睁大眼睛。半晌,纷纷喝彩。
“妙呀,小小孩子儿,居然喜欢令牌。”
“将来,必定是一位指挥三军的统帅。”
......
夸赞的话,像滔滔不绝的长江水向珲哥儿涌来。
都督大人哈哈大笑,连声说:“好!好!好小子!”
身为珲哥儿的祖父,徐将军开心极了,要不是碍于都督大人在场,他都要仰天大笑了。真是好兆头!刚满周岁的孙子,不仅当堂舞枪,还抓起了统帅特有的令牌。难道,孙子长大后会成为一位威名赫赫的统帅?完全有可能!徐将军笑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杨珍与徐世杰交换一下眼神,只有这对父母亲明白,珲哥儿喜欢模仿,又喜欢新奇的东西。不过,听到别人称赞自己的孩子,心里还是非常的舒畅。
我们的孩子,本来就是聪明伶俐,将来必定是出类拔萃的。
不过,也不是人人都对珲哥儿赞不绝口的。二夫人阴霾地看笑逐颜开的大夫人,再看笑不拢嘴的徐将军,手中的绣帕捏得紧紧的,抑制着不让自己拂袖离开。杨依依躲在大夫人身后,恨恨地看向宾客卖萌的珲哥儿,咬了咬唇,转身离开了大堂。
都督大人的外孙、徐将军的嫡长孙抓周时的趣事,成了江都府人津津乐道的事。
抓周宴后,徐将军关心的是,二儿子徐世轩跟杨公子发展友谊的事。让徐将军失望的是,杨公子跟大儿子称兄道弟,偏偏对二儿子不理不睬。徐将军担心弄巧成拙,不得不放弃了让二儿子从杨公子身上走捷径的打算。
抓周宴结束后,杨珍和徐世杰一直为贩盐的事谋划着,准备着。
杨珍把二百士兵拉到城外的大船上,连续训练了半个月的船上搏杀和水中打斗,又让他们用机枪练习了半个月的射击,就准备出发了。
杨珍亲自率领队伍的请求,被所有人一致反对。
都督大人让徐世杰率领这支队伍,作为一次练兵,到大海边遛一遛,跟倭寇过招。顺便的,从海边押运大批海盐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