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人马陆陆续续赶到,随着两千余人及四五千匹马不断汇聚,山脚战场渐渐变得拥挤不堪。
多路匈奴斥候先行上山侦探,下山捎带运回部分尸骸。狂躁的人群中不时响起怒吼,请战声此起彼落。
夕阳流连天际,山风冷眼旁观,生死大战即将再次上演。任凭敌军四处乱窜,众汉军将士始终保持静默,阵营内死一般的沉寂。
却月阵内,简短商谈很快结束。祖尚武搀扶两名伤重者去往山顶,三大将领各司其责。
奚定照样在紧邻山顶的巨石上指挥作战,去不得前出至东北侧前沿阵位应敌,南宫昶则进抵西北侧阵位对敌。三人呈三足鼎立之势,全力迎战即将来袭的敌军。
友军轻敌的惨痛教训历历在目,不敢再托大,抖擞精神,匈奴白屋王谨慎应对。
命令各部就近择地扎营,出动多路斥候军沿山脚东西方向打探。人乔装上山多角度远远反复观阵,一直做到心里绝对有数,才放心下山。
本欲次日再战,奈何急于报仇的诸将求战心切。士气可鼓不可泄,查明这支汉军残兵的真实战斗力并想办法找出敌阵破绽很有必要,等一切布置妥当,匈奴白屋王下令发起强攻。
空出直通山下的宽敞通道,两路各百余名匈奴人自正面两翼包抄,山顶左右方向更有数十人参与夹击。随着攻击队形谨慎前推,战斗一触即发。
金乌西沉,霞光溢彩。远处山岗沐浴在美轮美奂的光晕中,如梦似幻让人无法自拔。
山下营地,一支两百人的匈奴精锐骑兵在众目睽睽下莫名奔北,很快消失不见。
帐幕中,作为突击兼预备队的千余匈奴军士集体待命。虎视眈眈的目光透过门帘,齐齐投向刻意空出的下山通道。
死盯着进入射程的敌军,举弩瞄准,去不得大吼,“此乃天神刚赐予我汉军的无敌箭神,凡中箭者必生异象,杀———”
强弩纷发,一时箭如飞蝗,杀声响彻山岗。弩箭射程远超马上弓,毫无还手之力,冒死冲锋的匈奴人无一例外被射杀。
当场送命倒一了百了,倒霉的伤者不仅受创处剧痛,还喘不过气,更受折磨与惊吓。疮口冒出的血居然如沸水一般,紧接腹痛钻心,不死也会被吓去半条命。
远离战场的东山坡哀嚎声声,静听侥幸逃生裨将及逃回生口还有自战场返回的亲卫汇报,压根不信的匈奴白屋王亲自上手。检查伤者疮口,越看越心惊,人极力掩饰。
天色将晚,日暮西沉,余晖徐徐落尽。山顶战场渐渐平息,带上死伤同伙,匈奴人匆匆退去,却月阵依旧稳如泰山。
一直等到再也见不到敌军踪影,叮嘱两人,去不得忐忑离开。
途中等待少许,待南宫昶赶到,人快步进抵山顶巨石处。盯视山下营地,去不得仔细观察敌营及穿行的人马,皱眉静静思考。
站上巨石,南宫昶没头没脑来一句,“不如趁夜劫营,把这帮***杀个屁滚尿流……”
正有此意,去不得趁热打铁,“你马上选出十八名壮士,其中至少有一人会胡语,此人由你带上,到时方便联络。我带九人由敌营东侧杀入,你率人自西边突破,我们以暗语会合。然后合力把敌营掀个底朝天,再交替掩护撤回阵地……”
观察天色,伸出舌头,良久一锤定音,“今晚应该还有雾,等雾起后胜算更大。”
“此战骠下责无旁贷!”忍不住插嘴,奚定语气坚决,“去校尉切不可再冒险,夜袭由我率部出击!”
“听我解释!”谨慎起见,不改初衷的去不得说出心中顾虑,“奚司马字正腔圆,兄弟们都听得懂,不会发生误会。我的口音比较重,如仓促换人,紧急情况下只恐兄弟们听岔。万一因此贻误战机,后果……”
夜,缓缓撩开面纱,悄无声息吞噬一切。迷雾,幽幽升起,与夜狼狈为奸,将山石人马一一收入囊中。
山顶战场南坡下,隐隐传来刻意压抑的喘息声。夜雾中,依稀可见一个个晃动的魅影,正一步步朝着山顶攀援而上。
山,怅然入梦。人,昏昏欲眠。野草迎风,恣意飘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