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城市的高楼大厦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然而此刻在张玉华眼中,这一切都显得那么渺小和遥远。她想起了自己这些年来的奋斗,从一个无助的年轻女孩成长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但此刻,这些成就似乎都失去了意义。
张玉华拿出手机,再次翻看着相册里几天前在送江莉回家的车内合影。那是江莉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看着这张照片,张玉华的心中既骄傲又心酸。
“你长得真好,“她轻声说,手指轻轻抚过屏幕上江莉的脸,“你有着我从未拥有过的自信和勇气。是不是因为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疼爱你的父母?“
她继续盯着那张照片,心里想象着江莉丫丫学语言与蹒跚学步,在大学教室里听课,在画展上自信地介绍自己的作品,在公园里开心地喂鸽子,在自己的画室里专注地画画......这些都是她已经错过的时刻,都是她本应参与其中的时光。
“我欠你太多了,孩子,“张玉华轻声说,泪水不自觉地流下脸颊,“如果真的有机会,我愿意用余生来弥补你。但是,我有这个资格吗?“
等待DNA结果的日子里,张玉华发现自己开始不自觉地留意街上的母女。每当看到母亲牵着女儿的手,或是女儿依偎在母亲怀里的场景,她的心就会微微刺痛。这些她曾经错过的,也许永远无法弥补的温馨时刻,成为了她心中最深的遗憾。
有一次,她在公司楼下的咖啡厅里,看到一对母女正在分享一块蛋糕。小女孩大约五、六岁的样子,开心地将蛋糕送到母亲嘴边,脸上洋溢着天真的笑容。母亲则宠溺地亲吻女儿的额头,眼中满是幸福和骄傲。这个画面让张玉华呆立在原地,手中的咖啡杯险些掉落。
她仿佛看到了另一个可能的人生——如果当年她没有放弃江莉,她们是否也会有这样温馨的时刻?她会不会也像这位母亲一样,骄傲地看着自己的女儿成长?这些假设如同利刃,狠狠地刺痛了她的心。
张玉华匆匆离开咖啡厅,躲进洗手间,对着镜子努力平复自己激动的情绪。镜中的她眼圈泛红,妆容有些花了。她深吸几口气,用冷水洗了把脸,然后重新补了妆。
“江莉,“她轻声呢喃,仿佛在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诉说,“如果你真的是我的女儿,我们还有机会重新开始吗?你能原谅我的懦弱和自私吗?“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玉华的心情越发忐忑。她开始反复检查手机,生怕错过刘医生的电话。每次手机响起,她都会心跳加速,但每次都是失望而归。她的助理小李注意到了老板的异常,但出于职业素养,她并没有多问,只是默默地为张玉华准备了她最喜欢的茶。
深夜,张董事长独自坐在她宽敞的办公室里,窗外的城市灯火依旧璀璨。她的目光落在墙上那幅江莉赠送的画作上,内心翻涌着难以平复的情绪。
张董事长回想起那次送江莉回家的场景,如同影片不断在她脑海中重播。江莉醉酒后吐露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利剑,直插她的心脏。
“二十多年前......被遗弃在城南医院......“
张董事长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她颤抖着手打开了办公桌最底层的抽屉,取出一个尘封已久的盒子。盒子里躺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背面写着日期:1995年5月20日。
“这......这一切是真的吗?......“张董事长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不确定和恐惧。
回忆如潮水般涌来。二十多年前,她还是个年轻的大学生,在一次与同学偶遇后意外怀孕。当时的她没有能力抚养孩子,在家庭巨大的压力下,她做出了人生中最艰难的决定——将刚出生的女儿遗弃在医院。
这个决定成为了她一生的痛,也是她最深的秘密。多年来,她拼命工作,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但内心始终有一个无法填补的空洞。她暗中寻找那个孩子多年,却一直没有结果。
而现在,命运竟然以如此戏剧性的方式,将她们重新联系在一起。
张董事长的泪水终于决堤而出。她想起江莉的笑容,想起她的才华,想起她对养父母的感激之情。她为错过了女儿的成长而心痛,为江莉所经历的一切而自责。
“我该怎么办?“张董事长自问道,“我有什么资格突然出现在她的生命中?她已经有了爱她的家人......“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那个期待已久的电话来了。张玉华正在办公室里审阅文件,当手机屏幕亮起,显示“刘医生“的名字时,她的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深吸一口气,她接起电话。“张董事长,“刘医生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DNA检测结果已经出来了。您方便来医院一趟吗?“
张玉华感觉自己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膛。她的喉咙突然变得干涩,努力了几次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我马上就来,“她说,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颤抖。
挂断电话,张玉华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她站起身,走到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视着下方繁忙的街道。此刻,她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人生的悬崖边上,即将踏出那决定性的一步。
她拿起桌上的包,对着玻璃整理了一下仪容。“无论结果如何,“她对着镜中的自己说,“你都必须坚强。为了你自己,也为了江莉。“
走出办公室时,她的助理小李察觉到了异常。“张总,您还好吗?需要我帮您取消下午的会议吗?“小李关切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