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护王小冬的那群官媒们不知道怎么想的,创建了个假的鸭脚梗,平时支持王小冬的和质疑王小冬的用户,用的不是同一个鸭脚梗。
其他数据都正常,只是双方看到的王小冬的评论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相当于创建了两个不同的舆论环境,质疑者会看到清一色质疑的言论,拥护者会看到清一色拥护的言论。
一开始发现的时候,有部分人觉得这种做法虽然离谱但还算好,各自在各自的领域,省得掐架,反正到最后谁也掐不过谁。
但很快大伙就意识到不对,实际上是质疑的声音被他们排挤了,不明真相的人只能看到拥护赞美王小冬的言论。
于是这一下又引来本就处处被捂口的大伙巨大的不满:
“还没听说过哪艘船能排挤得了江海的。”
“今日用王小冬来划分,明日用什么?”
“凭什么就你犯错可以相安无事?”
“该死,我平时真是瞎了眼!”
当然,言论远不止这些,长篇大论的各种角度的各种举证的太多了。
在打压的环境下,先孤立,然后制造矛盾对立,再冷处理,或者铁腕制裁威慑。这件事就算是过去了。
双方到底有多少人,多少本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在明,谁在暗。
我以前怎么没发现这冬哥这么行呢?
他这事到底是什么情况,我一开始是有点好奇的,但现在,那点鸡毛蒜皮早就不关事了。我能确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我冬哥是要干大事的人。
一般人躲不过的,他能躲过,一般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那么他身上必然被寄托了许多期望。
放眼全国,还有第二个冬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