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皇后忽然发现朱棣的眉头紧锁,“皇上怎么了?我说的难道不对?十一郎那孩子的确很有能力。
靠着两本话本就把一个濒临破落的家扭转过来,赚了了那么多银子,说起来你的户部官员们要都有他赚钱的能力,你还会为了国库缺钱的事情发愁?
还有,他写的那篇大明少年说,别以为我不识货。当年没出阁的时候我也是饱读诗书的大家闺秀。
你就说他的那篇文章比起你的翰林们哪一点差了?”
徐皇后一连串的话朱棣听后只是不语。
良久,朱棣虎目之中闪过一抹精光:“皇后所言极是,可是皇后难道就没想过这背后的事情?”
徐皇后愣了一下:“背后还能有什么事情?”
“十一郎前些年的所作所为尽管多有以讹传讹发生,但是据锦衣卫提供的消息这孩子的确不喜读书。
也可以说自从小山子阵亡以后他就没摸过书,那么问题就来了。
他到底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的?
就拿这话本来说,这么多的案件涉及到的知识恐怕很多刑部的经年老吏都未必了解。”
徐皇后听了朱棣的话,这才冷静下来。
“对啊,皇上,你说这孩子怎么知道这么多?”
“所以,朕担心他背后有人。”
“皇上,你可别吓唬我。十一郎背后能有什么人?”
“朕担心是那些隐藏在暗处的老鼠。”
“建文余孽?
皇上你可不敢这么想,十一郎的父亲王山可是死在建文大军的手里,他再怎么着也不会对皇上不利的。”
“嗯,这一点自信朕还是有的。
不过朕是怕十一郎这孩子少不更事,不知不觉的被人家利用。”
“皇上,我知道建文及其余孽是你的心病。
可是也不能胡乱猜忌功勋之后啊,尤其是宝庆都赐婚给他了,我看还是先让锦衣卫弄清楚再说。”
朱棣沉思良久:“这事儿你就不要管了,朕自有安排。
另外给你说件事,朕已经给大师稍信让他速回南京,有他在朕的身边,朕心才会安。”
......
翌日清晨,朱棣早早的来到奉天殿,只见案头放着一摞通政司转递的奏折。
他随手拿起一本看了起来:“臣,刑部江南清吏司郎中张子仪谨奏。
臣无意间发现一民间话本《大宋提刑官》,书内所写案件详实且涉及众多知识,臣召集人手探讨,经过验证证明皆可用之。
是以,臣一请皇上下旨封禁此书在民间流传,二请皇上责令司礼监经厂刊印下发有关衙门,三请皇上晓谕天下执掌刑名之人传习。
一旦普及,这将有助于我大明刑狱清明。”
再拿起一本:“臣锦衣卫指挥使纪纲谨奏,臣意外得到一本奇书名曰《大宋提刑官》,其中涉及颇多对锦衣卫有用的知识。
臣统计了一下这本书所涉及的内容有:观察推理、证据收集、目击证人、审讯技巧、法医知识、笔迹鉴定、追踪和搜捕、情报网络、心理战术、伪装和卧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