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李灿坐在门口看着天边的云霞发呆,没有经过汽车尾气和各种排放气体污染的大唐确实比现代好,再也没有了各种喇叭鸣笛,灯红酒绿。咳嗽的声音将李灿拉回了现实,知道是他在大唐的父亲回来了,只见一老汉走路却坡着脚,还不时的在咳嗽,手里拎着一只兔子,一瘸一拐的走了进了院里。
“灿哥儿,今天给你吃兔子补补身子”老汉咧着嘴,晃了晃手里的兔子。老汉年纪才四十多岁,经过战乱的摧残,身子已经被摧残的不成样子,头发已经花白,还瘸着一条腿。
就是这个男人在李灿昏迷的时候着急不行,总觉得是自己没看好他,才让他跌倒,就不应该听李灿的话带他进山。也是这个男人在那几年的乱世中将他保护的很好,一路带着个拖油瓶,跌跌撞撞的来到了长安,从没有过一丝的抱怨,对生活总是抱着希望。
病残的身躯却让人感到安稳,就像他的名字一般,徐山,大山一般的稳重。李灿也好奇的问过,为什么他姓李,而老爹姓徐,老爹总是不说,说以后告诉他,问急了还打屁股。李灿觉得自己不是亲生的,尤其是挨打的时候。
老爹在准备收拾兔子呢,听见柴门外有声音传来,拿解手刀的姿势一紧,天尚黑,李灿觉得自己绝对没看错,老爹刚刚的眼神变得不一样了,只不过一瞬间又恢复了正常,只见虎子的爹跟着一位老人家,站在栅栏院墙外边。
“老里正您怎么来了”老爹在衣服上擦了擦手,赶忙打开门请老里正和虎子他爹进来,“徐山,多亏了你家李灿救了我孙子啊,我是带着儿子来给你道谢的”老里正颤巍巍的说到,虎子他爹赶忙把手里的肉放下,老爹一边说着使不得使不得,一边喊着李灿,他刚回来还没明白怎么回事。
李灿喊着里正爷爷,老头手摸着李灿的小脑袋,“好孩子好孩子”又对着老爹讲到“徐山,你和小灿就安心在咱们李家庄子住下来,你们以后就是咱们庄子的人”
古代的庄子还是比较排斥外来人的,老里正的这番话代表了庄子对他俩的接纳,以后可以不用再过颠沛流离的生活了,这对李灿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居有定所,就差挣钱了。
老里正走后,李灿跟老爹讲了下午发生的事情,老爹比较好奇李灿怎么会心脏复苏救人,李灿用糊弄李铁的说法又解释了一遍,老爹眼中有什么在闪烁,李灿一看坏了,八成没糊弄过去,赶忙说是之前一个老先生在门口讨了碗水喝,然后教他的,还教了他几句儿歌“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营养卫。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老爹哼了一声,这才转过身接着收拾兔子。
李灿摸了摸头上的虚汗,屁股差点就挨巴掌了。自己学临床纯粹是无奈之举,分数没过中医线啊。家里大姐学的中医,加上自幼喜欢中医的李灿啃了不少医书,但也仅限纸上谈兵,这才躲过这一劫。老爹的身体虽然不好,但是力气还是有的,尤其是那双手硬邦邦的,跟练了铁砂掌似得。一直说古人能生撕虎豹,李灿是有点信得,在看见兔子脑袋被拧下来之后就更信了。
李灿觉得老爹有秘密,就算古人大多都会庄稼把式,但也不会强到这种程度吧,而且战乱之年还能带着一个拖油瓶活着走到长安,这不简单。但也没去深究,自己老爹总不会害自己的,虽然他不知道这个身体早就换了主人。
次日,李灿又来到了河边,听着耳边乱糟糟的蝉鸣,李灿一拍脑袋,怎么把这茬给忘了,李灿吸了吸口水,就是不知道古代的老祖宗们喜不喜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