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灿把玩着手里的玉,他不太懂这玩意,只觉得入手细腻凉凉的,便揣进了怀里。
李二站在高处看着黄昏中的李家庄子,“我还从书中看到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没人会在乎老百姓的死活的,但是王朝在更迭,长存不变的却是百姓,百姓的力量是强大的”回想起来李灿说过的话,这孩子其实还有一句话没说,或者不敢说,百姓可以拥护你,也可以把你拉下来。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应该说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回到皇宫的李二,枕在长孙的腿上“陛下心情似乎还不错,今天去哪里转了”李二跟长孙说起来今天发生的事,长孙感到难以置信,李灿真的只有十岁吗,他是怎么做到的“陛下,这孩子的心性不错,小小年纪就能人所不及,是个可塑之才”
李二紧接着颁布了减少百姓的赋税,鼓励商业贸易等政策,用以民间休养生息。将制盐法和水泥的办法交给工部,命他们抓紧生产尽快投入使用。并让何进安排人进入李家庄子将窑建起来,制窑的人手根据李灿的要求就从庄子里找。就这样西市几家铺子悄悄地开了起来。
李灿看着庄子的摸样逐渐的在发生变化,变得越来越好,由衷地开心,李二那边的分红也逐渐的开始到手。入冬之前庄子终于重新建完了,黄土和茅草混合制成土坯墙变成了黑瓦青砖,即坚固又稳重,挡风遮雨的效果更好了,冬天就快来了,晾晒完接着就可以入住,保温效果也很好,李灿还让大家支起了炕。冬天暖和的不想出门。庄子的村民高兴的看着自己新房子,这摸摸那瞅瞅的。
当然也有不开心的,灾民们工程结束就要回去了,他们真心喜欢这个庄子,庄子从不欺负人,给吃还给钱,虽然规矩多了点,但是瘟疫期间他们也都能够接受。
自家的娃娃也不像刚来的时候瘦瘦小小,一阵风就可以吹跑,吃着那个蛋白粉长得已经壮实多了。“爹,我不想走”小孩子摸着眼泪拉着他爹的裤腿,男人回头忘了一眼庄子,拉着孩子头也不回的走了,必须要走,不能给庄子惹麻烦的。
灾民们默默地收拾着自己的东西,庄子在他们临走前还给他们每人准备了几张饼子做干粮以及一壶水,以及习惯了庄子生活的灾民也很留恋这里,但是他们明白,有着朝廷的命令在,留在这里只会给庄子招灾,他们必须要返回原籍。临走前跪在村口磕了个头,活命的恩情永不敢忘。
庄子里也是一片沉默,人都是有感情的,这么久的相处也都彼此认识了,这一别可能就是永别。
李灿坐在桌子前手托着下巴,灾情都结束了,师父怎么还没回来,老爹的身体最近不是特别好,脸色也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