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绩尝着这块干粮,咸咸的,还有一丝甜味,似乎还是某种肉粉做成的,想到了什么,李绩睁大了眼睛指了指后边,又指了指上边,李灿点了点头,李绩面色复杂的吃完了,在军中浪费粮食是要被打死的。李灿还舔着脸问味道咋样,李绩不愿意搭理他,说了句还行,可以饱腹。李灿觉得这就可以了,平常的军粮李灿是见识过的,有什么煮什么,有的吃就已经很不错了,还敢挑三拣四。再说他们又不知道这是蝗虫粉做成的。
李绩没有过问李二派人押送的东西,到时间他自然会见到的,让李灿自己多照顾好自己,便让他离去了。
塞外经过雨水洗练的天空,又湛蓝了许多,李灿躺在后勤的马车上,吹着草原上带来的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古人的行军速度是很慢的,明明只有地图上那么一根手指长,却走了近半月的时间,极其的枯燥。
看过一段时间的书以后,李灿就没有了心情,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老让他坐在一个地方他能憋疯,就这样李灿总是穿梭在后勤和辅兵之间,夜晚扎营的时候李灿会给他们讲西游记的故事,但是李灿高估了自己,自己就记得前几章的故事,好在他们总是百听不厌,最喜欢大闹天宫的章节,剩下的全靠李灿编,没编出来西游记和水浒传的结合体,李灿都觉得对得起四大名著了。
大唐人的精神世界很浅薄,但是很充实,就是这么矛盾,在听到军营中有辅兵老人唱歌的时候,李灿才觉得要丰富一下他们的精神世界,“彼我往矣,杨柳依依,彼我归矣,雨雪纷纷”李灿总觉得很悲惨,对于建功立业新兵可能热血沸腾,但是对于大多数的老兵他们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马上功名对他们来说太过缥缈了,不切实际,远不如老婆孩子热炕头实在得多。
战争永远是残酷的,史书里记载的永远都是寥寥几句话,胜,何时归。中间的人发生的事情,他们仿佛也看不到,战争如何的惨烈,也没有描述,只有结果。
李灿也开始想念长安,不知道家里怎么样,富贵没办法带着,这么久见不到自己会不会每天站在大门口等自己回来,还有小丫鬟,总是楚楚可怜的模样,小小的包子脸总让人忍俊不禁的想捏一把,还有母亲会不会又在掉眼泪,都是李二造的孽啊,好好地非让我跟着,不就是猜到了嘛,一点气量都没有,李灿逐渐在想念中睡着。
时间过得很快,军队快接近朔方城,斥候已经回来报信,中间没发生过拦路抢劫,埋伏之类的,估计早就被李绩的斥候都清理掉了。李灿又重新骑上了马,看着已经临近的朔方,矮矮的城墙,是怎么防备住突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