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托名为汉相的曹操统一北方后,率20万大军南下荆楚,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刘琮遣使投降。
诸葛亮劝说刘备及时攻打刘琮,可趁机占领荆州,刘备不忍。
刘备在樊城知道曹操大军南下后,率军队和百姓南逃,曹军在当阳长坂追上并大破刘军。
同年,刘备败走夏口,而孙权之前又派鲁肃到来观察情况,并向刘备建议向孙权求救,诸葛亮便自荐到柴桑作说客,与鲁肃结为朋友。
刘备率军到了夏口(今湖北汉口)之后,诸葛亮说:“如今态势紧急,我请求亲赴江东求救于孙权。”
当时孙权率领军队驻扎在柴桑(今江西九江),观望事态的发展。到达柴桑后,诸葛亮面见孙权。
诸葛亮为孙权分析局势:“如今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也把部众聚集在汉水之南,打算与曹操争夺天下。
如今曹操平定其他势力,基本上占据了北方,如今南下攻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所以刘豫州逃到了这里。
如果能以吴、越的军力与中原之国抗衡,不如早和曹操断交;如果认为不能抵挡,为何不停止军事行动,向北方称臣呢。”
孙权却反问诸葛亮,刘备又为何不投降。诸葛亮便提高刘备身价,说刘备有气节,绝不投降,以向孙权显示刘备的决心。
孙权大怒,誓言不会向曹操投降,但却有所担心,刘备还有多少兵力战斗。
诸葛亮最后才分析两军的情况,先说出自军散兵归还和关羽水军有万人,加上刘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
再说出曹军远来疲弊,追刘备时,又用轻骑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而且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百姓又是被逼服从曹操,不是心服。
最后肯定地说曹操必定可打败。
孙权十分高兴,后又受到鲁肃、周瑜的游说,决定联刘抗曹,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曹操开战。
诸葛亮随军回到刘备处;十一月,曹操大军在赤壁遭遇孙刘联军火攻,曹操军遭受了非常大的损失,而此时曹操军中又爆发瘟疫,曹操不得已引军北还。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刘备趁曹操北归之机,听从诸葛亮之计,平定荆南四郡,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
建安十五年(210年)司马懿31岁,刘备50岁,曹操55岁,诸葛亮29岁。
刘备以庞统为耒阳令,庞统因没有政绩而被罢官。
诸葛亮向刘备进言,庞统有大才,不可小用。
于是刘备任命庞统为治中,与诸葛亮一样被器重,与诸葛亮并列为军师中郎将。
建安十六年(211年),司马懿32岁,刘备51岁,曹操56岁,诸葛亮30岁。
益州牧刘璋在张松的怂恿下,派法正到荆州请刘备率兵入,保护益州安全。
诸葛亮认为机不可失,劝说刘备应允。
诸葛亮便与关羽、张飞、赵云等镇守荆州,刘备亲自率军在谋士庞统的陪同下进入了益州。
至建安十七年十二月,公元212年,司马懿33岁,刘备52岁,曹操57岁,诸葛亮31岁。
刘璋发觉张松私通刘备,将张松处死,下令守关诸将不准刘备兵马通过。
刘备与刘璋决裂,还攻成都。刘备棋先一着,占领涪城(今四川绵阳)。
刘璋派遣李严等退保绵竹,刘备则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入川,分定蜀中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