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统治阶级,从家门,到学校门,再到官府门,从出生就预定了当官的上升通道。
而阶级上升的机会,对于被统治阶级来说,是有一层透明的天花板的。
被统治阶级,从出生就没有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统治阶级还会洗脑被统治阶级,说,我的孩子比你优秀还比你努力。
你二十年寒窗,凭什么比得上我二百年土地兼并,贪官污吏,官商勾结。
这就是统治阶级,人为,对被统治阶级安排的命运。
然后告诉你,要认命。
人为的东西,就是伪。
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
归根到底,只有一句话,造反有理。
而在外云游的三年,也正是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期。
社会上广泛流传着“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北方的白莲教也在进行同样的宣传。
朱元璋在流浪中,也接触到这样的宣传。
民族矛盾以及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再加上天灾频繁,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纷纷铤而走险。
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朱元璋23岁。
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揭竿而起,士兵们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并推韩山童为明王。
接着,徐寿辉起于蕲州,李二、彭大、赵均用起于徐州。
几个月之间,各地纷纷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