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翎的祖上曾经是方圆百里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书香门第,却没想到最后会沦落成遭人歧视的不好家庭成份。
子女连初中都不能上。
甚至更早的时候,连小学的高小年级都不能读。
但是周家人骨子里世代相传的那种书香遗风,却依然是顽强地传承了下来,几个子女虽然也都是只念了几年小学后,就不得不回家务农了。
但是都先不说别的,单就他们在家里用自制的沙盆从小练就的一手漂亮毛笔字,就连大队上经常要写一些标语口号,都要来找他们去帮忙书写。
这时候的农村里,也就是这种家庭,还会有这种家风。
华夏开始发生历史大转折后,周家不好的家庭成份帽子很快就会被摘除,从此再不会被歧视。
周家人在子女上学再不会有限制后,除了周玉翎上面的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这时候已经成家生儿育女,再不可能还去上学之外,第一件事情就是不惜代价,也要是送周玉海和刚好还够得上将来参加高考年龄的周玉翎姐弟俩重新去上学读书。
李建国还记得自己都开始当父亲了,已经和他再不来往的,在农村里已经算是大姑娘家的周玉翎还背起书包,跟她弟弟周玉海一起插班到牛家村小学,都从初一开始重新上学读书,一时成为了牛家村人茶余饭后最热烈的谈资,各种议论都有。
姐弟俩是同一个年级同一个班,最后竟然同时都考取了全国重点大学,后来还都成为了各自领域里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后来就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李建国,每每一想到他们的事迹的时候,就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感慨人生无常,命运造化弄人。
周玉翎比李建国小三岁,还是从小就喜欢跟在李建国后面玩的忠实跟屁虫,两人可谓是真正的两小无猜。
在这个成份不好的孩子往往都会遭人欺凌的年代里,还只有根红苗正的李建国会仗义的像大哥一样,不但自己不会欺负她,还会处处护着她不受别人欺负。
甚至还为此经常跟人干架。
其实当年李廷山给李建国物色对象的时候,要不是李廷山嫌弃周家成份不好怕受连累,第一个就会上周家提亲去了。
这时候的周玉翎还是小学毕业,而李建国是初中毕业,还正值是周家最低谷,村里一些人还处处欺压他们的时候,周家人对李建国的看法又一直以来都很不错。
周玉翎思想早熟,对李建国的心思也很明显,甚至是有把她的期望都暗暗寄托在李建国身上的意思,李建国要参军当兵的想法,就是在她的一再鼓励下才愈发坚定的。
要是李建国当时坚持要李廷山去周家提亲的话,李建国上一世一生的命运,也许就完全改写了。
只可惜李建国自己也是色迷心窍,一听说外村那个人人垂涎的村花级的姑娘也有意于他,就不禁贪图起人家火辣的身材相貌来,只见了一次面后,竟鬼使神差的,就把周玉翎只当成了妹妹一样看待,一口就答应了李廷山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