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腹膜划开,
二、婴儿胎盘拉出,
三、子宫开割,
四、娩出新生儿,
五、剥除胎衣,
六、缝合子宫,
七、修复腹壁。
每一步都困难重重,但儿科医生坚定地投入其中。他们精确标定手术位置。
15.确定施术部位后,术者按照规程洗净、剃毛、消毒麻醉,然后先做一条弧形切口,犹如外科医生般的熟练。
妇科医生接着逐层剖开皮肤、肌肉,接着是腹直肌、腹内斜肌、腹横肌与相应韧带。每当碰到动脉血管,她那娴熟的手法总是能巧妙绕过,再剪开脏器外膜,以镊子轻巧挑开一块组织。
接下来,妇科医生会用左手食指或中指探入切口内,在左手的指引下切开腹膜至适中的长度,从而暴露瘤胃。这一切的操作都非常老练。
站在旁边辅助的是叶锋,大脑中细胞活动十分频繁,这一环节不容有任何闪失。
第一步顺利结束后,医生启动第二阶段操作,将胎儿引出体外。趁腹部膜已打开之际,医生重新清洁和用生理盐水冲洗她的手臂,接着小心翼翼探查胎儿和邻近器官,确认有无损伤和粘连。
此时,每个人都屏息凝视,积极配合,紧张的气氛弥漫空气。
在助手的帮助下,医生让瘤胃稍稍向前,以暴露子宫内部空间。拖动胎儿动作极尽缓慢且遵循特定角度,第二阶段才得以完成。但是,时间似乎过得太过缓慢,大家渴望速度能更快。
随着压力堆积如山,主任杨在检查完毕婴儿的角度后,避开重要的结构,果断一击切开子宫壁。妥善止血并仔细分离切口附近的胎盘膜后,她完成了这个阶段的任务。
然而,就在此刻:
“杨主任,母体的血压有点不对劲。”一位护士立刻发现异样并通知。
杨主任的脸色立刻沉郁严肃,这个时刻需要静观其变,贸然行事可能导致主动脉夹层破裂,威胁到生命。这才是这场手术的最大挑战。
“实在难以避免……剖宫产后血压飙升,这确实棘手啊。”主任紧皱眉头,心知这并不是一场简单的救援,“要让病人从死亡线上回还,并不容易。”
所有人都陷入困境之际,叶锋站了出来:
“我能试试!”叶锋深深地吸了口气,他洞察了问题的本质:“主要是因为胎儿姿势问题才引起血压升高。胎儿身体卡住了。”
“我很难受,姐姐们……我现在被压住,还有伤口。”胎儿通过“思维传输”表达了状况。
“已经恢复血流,你坚持不住了?”心脏也加入对话。
“让我反复摆弄真的好吗?”血液似乎带着责备。
叶锋的问题从语调中揭示出端倪。但杨主任还未来得及察觉到。
“你要来试试?就因为你没有动手处理,所以你知道这个问题?”她感到困惑。
“是由于胎位的问题引起的高血压。”叶锋明确道。
“你不亲手操作怎么会明白?”杨主任眉宇间写满质疑。
然而,杨主任仍然尝试着手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