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朗的声音传入在场每一个人耳中。
众人纷纷朝着武当山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身着青色道袍,背负双刀,只扎着一个道髻的年轻道士,正掠空御风而来。
“什么?”
“御空飞行?”
武林人士施展轻功,都需借力,而轻功的原理,是借助内力,使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再加上提纵之术配合,才是完整的轻功。
每个人的轻功都有极限,就连已经返老还童的张三丰也不例外。
方才张三丰展示的轻功虽然高超,可也远不如现在御风腾空,飞掠而来的这一幕更加叫人震撼。
“不对!”
“他脚下有东西!”
韦一笑凝眉看着飞身而来的曹临,跟曹临交过手的他,瞬间就注意到了曹临脚下的两把飞梭。
飞梭破空,速度并不算特别快,曹临足尖正点在飞梭之上。
“御物?”
“传说中的御物飞行?”
可不论是御物飞行还是御风飞行,都同样的叫人震撼。
在无数双震撼的目光之中,曹临脚踏飞梭,离地丈许,一路飞掠,越过众人,来到被武当弟子围成的半圆场地中央,面朝着正笑脸盈盈望着他的张三丰。
曹临心念一动,两把飞梭顿时自其脚底飞出,宛若游鱼一般,在其身侧盘旋,而曹临的身体也随之下落。
两百多斤的肉身,自丈许多高的空中坠落,却轻如鸿毛一般,坐在了张三丰对面的蒲团上。
二人一人向南,一人面北,坐于迎风峡上方崖壁之畔,周遭无数武林人士的目光尽皆落在二人身上。
“师兄!”曹临拱手礼道:“不如便让我来抛砖引玉如何?”
“请!”张三丰笑着引手道。
曹临道:“在我看来,武学之道,首重根基,而根基在于气血。”
“各门各派,入门弟子都必须习拳站桩,辅以呼吸吐纳之法,壮肉身,增气血。”
“气血壮则内力自生,师兄以为然否?”
张三丰捋须颔首:“确实如此,便是内家心法,也有动、静之分。”
曹临道:“武学并无高下,但境界却有高低,寻常武林人士,打磨肉身,积蓄内力,皆为后天之境。
习外功者,打磨肉身,锤炼自身筋骨皮膜,但归根结底,练得还是气血,气血足则筋骨自强,此为炼精之道,是故习外功者,多食量惊人,体魄雄壮。”
张三丰道:“习内功者,练水谷精微之气,化为内力,需尽心冥想,以内力疏通壮大经脉,积蓄内力,此为练气之道。”
“然天道缥缈,宇宙浩瀚,与天地而言,吾等不过沧海一粟,与蜉蝣无异。”
“欲要更进一步,达到炼神之境,则必须破入先天境界。”
“后天先天,区别在于将无形无质的内力,化作可以透体而出的有形真气。”
曹临道:“但在先天之境,真气的积累只是次要,精神的修行才是关键。
师兄所修之先天,是以己心体天心,感悟天地自然运行之规律,使自身同天地融为一体,以臻至天人合一的妙境,感悟天人化生,万物滋长的玄妙。”
“不错!”张三丰点头道。
“不过在师弟看来,先天应当还有另外一种修炼之法。”
“哦?”张三丰很是配合:“愿闻其详。”
“天地大宇宙,人身小宇宙,以小宇宙模拟大宇宙,纳天地元气入体,练为真气,淬炼肉身体魄,开发人体神藏。”
“前者与天地合一,后者以自身演化天地!”张三丰道:“在师弟看来,这二者可有高下之分?”
曹临道:“道无高下。”
“但人却有高低。”
“正如同一种武功,在不同的人手中,能够发挥的威力也并不相同。”
张三丰捋须颔首,赞道:“不错。”
“先天之前,首重积蓄内力,内力越强,功力越高,武功也就越高,此为练气之道。”
“然,贯通任督二脉,打通天地玄关,连接天地二桥,步入先天之后,便是炼神之始!”
“《道德经》中说:人法天,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炼神之道,便是不断的感悟天地自然的变化,也正是师弟方才说的,以己心体悟天心,观日升月落,昼夜交替,看四季轮转,草木枯荣,壮大神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