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严策马前来,于远处看了看,又于近处看了看,树木倒是无碍,看不出异常,唯有一堆堆白花花的木屑,一丛丛乱糟糟的灌木,看起来显眼的很。
当下便命众人将砍下来的木屑清理干净,踩到的灌木重又扶起。
如此一来,虽有一二突兀之处,若不细心查看,倒也与平常无二。若是近日再来得一场小雨,将灌木滋润一番,则更是一点痕迹也无。
眼见着此事已妥,萧严便收回警戒人马,率军往新城而回,命大军暗中收拾行礼。
当日深夜,也不通知新城众人,萧严、郭药师等人便领着大军悄悄往北撤去。
经过白羊关时,又命五百精锐带足粮草,悄悄潜伏下来。
辽地广阔,民众大多沿驿道而居。野兽出没、人迹罕至之地寻常可见,埋伏得五百余人,倒是不算难事。
出得白羊关,众人马步停地,一路往北而退。
途径析津府时,果有朝廷遣人前来动问。只言大军既南下援助耶律大石,如今这才得数日,何以突兀北返?
萧严自是依郭药师之策以对,只言四军大王有领传来,金人旬日间屡次增兵,似有南下之意。唯有麾下士卒短缺,故十万火急召自己众人而回。又言宋人似有议和之意,奈何耶律大石不许。且请朝廷遣使前去劝说一番,请耶律大石务必以国事为重,早日同宋人签订和约,领军北上于四军大王汇合,共御金人。
朝廷使者听得金人意欲南下之语已是两股战战,又岂敢疑心萧严此言真假?但下便火速赶回析津府,将此事急报于天赐帝。
天赐帝亦是大惊。自己藩王做的好好的,你们偏偏要把老子扶上帝位。如今这末世,皇帝是这么好做的么?若是金人南下,你们还可以投诚,唯有老子肯定送命。这才做了几个月的皇帝,实在是亏。
天赐帝只得赶紧召来李处温相商。李处温此人结党营私厉害,小聪明也有,然则对于权谋之事则一窍不通。见得天赐帝慌乱,又听得使者言语,顿时也慌乱了起来,便开口道:“陛下,金人残暴异常,宋人倒还算仁慈,如此自当以防范金人为先。既然宋人有议和之意,自当将派使臣前去,将轻重缓急分说清楚,明其早日同宋人签订和议,撤军北上共御金人。”
别无他法,天赐帝闻言也只能点头答应下来。很快,便有朝廷使者急匆匆往新城而来。
却说到得第二日一早,新城民众便赫然发觉城中辽军全无。又有已经投靠的乡绅前往知县衙门,欲要相萧严等人拍马,然则里里外外检视了一番,又哪有人在?
彼等虽退,然则当初一番虐杀下来,积威犹在。
城内乡绅犹自不敢妄动,又不知彼等因何退去,也不知道此举是祸是福,唯有于家中闭门苦坐。
直到得第二日,众人之中有胆大者于城墙上探视,见得城外兵营全空,放才肯定萧严等人已退,渐渐地开始走动起来。
却说武氏家主为萧严囚禁于县衙内,待到萧严等人既退,守牢的狱卒亦为本地人士,自不肯再认真看守。于是武氏家主便厚贿之,终得以逃出生天。又得知城内众乡绅皆参与陷害自己,若得知自己已经出狱,定会斩草除根。便只得偷出新城,连夜渡河往辽军军营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