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攸便开口骂道:“直娘贼!这群腌臜货竟然连本官都瞒着。”
童贯便在一边补充道:”也不知如何,王宰执的书信犹自未到,故不知钦差为何人。若是朝廷官员前来,有王大人照看,我等又有何惧?唯有此次因李纲而起,李纲又与康王交往过密,怕就怕来得同为康王党羽。“
怎么这几天老是碰到人提康王!王叶便开口道:”敢问宣帅,康王党羽又如何?”
想起王叶虽然身为枢密院属官,却从未到过汴梁,不知此事也不足为奇。当下童贯便压低声音解释道:“康王贯于官家面前装孝子,百官面前装贤王。明面上公正无私,私底下却腌臜不堪。我等行事尚且有个价码,此人却只好贤名,若于其名声有利,饶是你金山银山堆于眼前,亦只是铁石心肠。“
到了这里,王叶总算明白了过来,这康王如此行事,只怕还在梦想着树立起孝子贤王的形象,有朝一日宋徽宗能传位于他。
于是王叶便开口道:”敢问宣帅,我等又为何人一党?“
听得此话,童贯十分满意,你知道我等是同一党便好。唯有自蔡京去后,蔡党已经名存实亡,自己也已经被朝堂边缘化。童贯支吾了一下,便转头看向蔡攸。
蔡攸呵呵笑了数声,这才开口道:”我等自是官家一党。“又对着王叶开口道:”且不去说他,只说若是钦差前来,我等又当如何支吾?“
王叶沉吟了一下,便开口道:”明日便是攻破萧严之日,若要让耶律大石连夜将我军士卒尽数放回,只怕会打草惊蛇,故此耶律大石必然不肯。“
童贯便开口道:”道理似是如此,怕只怕明日钦差大人一到,便要查验人数。“
王叶便开口道:”宣帅,何不做此说法?只言我军正要同耶律大石联手共破萧严。唯有萧严势大,恐耶律大石独立难支,故此派得五万士卒前去支援。“
童贯便开口道:”早不去,晚不去,恰恰此时前去。且人数正好同种师道招供的一般,钦差大人又岂肯相信?“
王叶便开口道:“此事不难,下官这就命下人前去,将此事告于耶律大石。其既有心投诚,且感二位大人恩德,必不肯置二位大人于不顾,少说也得放回一万半万人马,以便二位大人能渡此难关。”
蔡攸到底是久经官场,便开口道:”即是如此,何不等得钦差大人前来之后,我等再当面从耶律大石处调拨兵马回城。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此一来,彼自无疑心。“
童贯拍案叫绝:”果不愧蔡相,正当如此行事。“
王叶赶紧于一旁补刀道:”若是如此,何不再进一步?明日我等大军并不出城,但与城内等候钦差大人检阅。待到耶律大石破得萧严后,可命其将辽军首级交来,便可言此次大功,实为我军所派之五万大军所立。”
童贯便开口道:“若是大军不出,也是不妥。当日密议之时,郭药师曾言,我等可派斥候前去白沟河边,待到彼军渡河之后,斥候自当赶回军中传讯,我等便可撤军。如今若是我军斥候不至,只恐萧严等人不敢渡河。如此岂不是一场空?”
王叶赶紧拍马道:“宣帅所言甚是。”沉吟了一下,王叶又开口道:“只明日彼等攻伐之事,不知需多少时日。若果明日再行从耶律大石处调回兵马,若彼等仍在相峙,只恐不敢放我军回城,以免乱了军心。即是如此,莫如命其明早先行遣回五千士卒。却不急着回城,但于数里外等候,待到钦差大人发号施令后,再命彼等回城即可。”
蔡攸、童贯二人一齐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