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听得天祚帝此令,乙室拔业心中自是大喜,赶紧磕头领命。
如今对方兵马颇多,依前策以武力强行擒拿天祚帝已然不可能。
大王到底便是大王,只一封密信引得天祚帝这厮自寻死路。
这厮竟然领兵入驻自己营中,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一切犹自掌控之中,唯一的问题便是自己兵力不足,不足以行事。
如此便当火速传书,请大王再发援兵。大王若知耶律大石在此,彼等再遣心腹兵马前来。
待到自己兵力已足,攻灭得耶律大石只余,犹自可以按前计行事。
耶律大石闻言也自大喜,赶紧点头应下。
以如今情形看来,天祚帝出事那是必定的。
不同的是这货若于自己手中出事,王贤弟虽有得后手以为掩盖,然则天下聪明人何其多矣,又岂能尽行瞒过?或多或少必然会影响自己名声。
如今这厮竟然移营入得萧干部属之中,那这个锅自己便可以轻松甩给萧干。
天祚帝见得二人应承,心下也自大喜。
自己正要借萧干之力以图谋耶律大石大军,正要设伏杀得耶律大石。如今其麾下正围绕于自己身边,只恐杀得耶律大石之后,彼等为替主帅报仇,行谋逆大事。
如今若能再将耶律大石麾下尽行剥离,另置于后军之中,便无后忧。杀得耶律大石之后,即便彼等来攻,自己犹有兵马可以抵抗,不至于变生肘腋。
当下三方各怀鬼胎,各以为得计。
既然诸人皆无异议,此事便如此定了下来。
一番混乱之后,乙室拔业便领得五百麾下入得军中,取代得耶律大石兵马,与天祚帝亲卫毗邻而居,共同贴身护卫天祚帝安危。
耶律大石也得趁便将五百麾下抽出,但于天祚帝营后另立一军。
待到分营已定,耶律达鲁便前来请旨,大军继续往析津府前行?亦或就地驻扎休憩。
天祚帝闻言便转头朝乙室拔业问道:“迎驾大军何时可至?”
前面乙室拔业为了解释迎驾大军何以未至,便只得托言銮驾上路,颇费时日。如今正要将天祚帝迟滞于此地以便下手,便回道:“析津府距此地不过百余里,即便迎驾大军日行十里,也不过十日之数。”
前文已经说过,天祚帝这货颇要面子。
想当初这厮为金人所追杀,欲要逃入夏国避祸,即便如此,尚且欲使夏主李乾顺以大军前来亲迎。
如今已然入得自己地盘,且迎驾大军正在路上,天祚帝又岂肯于南京道众臣面前失了面子,灰溜溜地主动前去?
朕既为天子,自当于此地等候臣子们前来恭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