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对此倒是也未否认,朱元璋让他来这里跟着李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希望李祺能帮朱标调理好身子骨。
如今朱标不需要处理如山的政务,倒也确实闲来无事,于是便有样学样的跟着李祺做了起来。
朱标学习能力极强,跟着学了两遍,已经跳的有模有样了,即便下来李祺觉得舒坦至极,朱标却已累的气喘吁吁。
“朱兄,你比我年长,但也不过二十出头,几遍广播体操便吃不消了,这可不行,日后牢记这些动作,每日起床都要做上几遍,定能强身健体。”
朱标深以为然,频频点头,毕竟可以强身健体,自不是坏事。
实际《明史》中对于朱标的死因,记载的极为隐晦,只记载了朱标洪武二十五年自秦中返京后不久得病,次年四月薨逝。
此外,还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关于朱标的死因,包括吓死、药死和病死。
但不管怎么说,朱标的身子骨不好,这是不争的事实,要知道朱元璋的工作量可不比朱标少,可却活到了洪武三十一年,甚至朱元璋六十八岁高龄的时候,还跟张美人生了一个孩子。
张美人也因此,成为了唯一一个不需要殉葬朱元璋的妃子。
就在二人刚刚准备休息片刻,李二忽然一脸兴奋的冲了进来。
“公子,我已经征询过大家的意见了,大家对于公子想要改种其他农作物的想法都表示了支持。”
李祺倒是没想到大家会这么支持,毕竟这些田地与他而言,可有可无,但对于这些人而言,那就是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世世代代都种的占城稻,如今让他们改种闻所未闻的作物,谁也不知道收成如何,可否养活自己,自是要冒着巨大的风险。
“好。”
李祺笑着点了点头。
只不过如今李祺仍旧拿不准主意,先让他们种什么好,红薯显然是最合适的,可此时拿出来红薯,日后用什么理由忽悠朱元璋放开海禁,去吕宋岛呢?
正想着,朱标却是疑惑不解,忍不住问到:“改种作物?你这些田产十有八九都是水田,占城稻便是最适合种植的,却不知要改种何物?”
李祺见状,却是笑道:“原来朱兄也懂农耕啊,那朱兄可否知道有一种农作物,名为红薯?”
李祺终于拿定主意了,毕竟红薯才是产量最大的,这个时候,产量才是最重要的。
只要让红薯问世,想忽悠朱元璋放开海禁,应该不难。
“红薯?那是何物?”
朱标摇了摇头,自是未曾听闻。
朱标没有答话,而是返身回到屋里,拿了一些红薯种子出来,这才笑道:“这便是我要改种的农作物,是为红薯。”
朱标看着李祺手中还没有小拇指大的红褐色红薯种子,更加疑惑不解了。
“这比占城稻好?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