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一看,便知其人是知兵之人,其中道出了练兵之精要;平时操练兵马,不就是为了战斗时多一分实力,少一些将士受伤,取胜的机会就越大。
询问之下,此话竟然出自赵繁之口,三人深为之折服。
三人在兵营查看了三天,赵繁自是对他们毫无保留,将军中的实力全部展现出来给他们看。
军力虽只有三千五百人马,但是军纪严明。
他们发现赵繁的部众纪律非常苛刻,从营帐打扫,到摆放东西,从洗漱时间,到作息时间,全都是规定的明明白白,一旦有错必定严惩。走路昂首挺胸,其精神面貌不是诸侯军队所能媲美的。
这不过是赵繁在后世大学军训时所学的皮毛,比后世军队的严苛差多了。
后勤保障有力,赵繁来自后世,自然知道打仗打的就是后勤,粮草是他优先考虑的事情,他带三人来到一处粮囤,里面积聚了如山之粮,最少有保证五万部众半年的用度,控制好的话一年也不成问题。
带着三人转了一圈。
粮草、兵器、甲胄、战马……
三人看了之后暗暗咋舌,无不显示拥有这些东西的人并不缺少野心。
回到赵繁府中,众人分别落坐。
赵繁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问道:“三位先生俱是大才之人,而今天下纷乱,我等大丈夫,当提三尺青锋而立不世之功,只是吾德谋不兼,不知三位贤才何以教我?”
三人互看一眼,竟然都脸上露出了笑意,对赵繁的谦慎和志向已是了然于心。
三人沉默了一会,只见徐庶猛然的站了起来,在厅中里来回踱了几步。
在将众人的目光吸引在自己身上之后,徐庶方才转身看向众人,大声说道:“自董卓乱政,后有诸侯四起,各路诸侯大小有数十人之多,然能真正成事者,吾观恐不足六人,其中有江东孙策,渤海太守袁绍,兖州太守曹操,淮南太守袁术;其中袁公路骄豪之人,非治乱之主,乃冢中枯骨也!”
“元直兄不是说六人吗,还有二人是谁,且袁术四世三公,兵多将广,何谓其为冢中枯骨?”崔钧很是疑问的说道。
徐庶摇头说道:“袁术曾为长水校尉,好奢淫,骑盛车马,以气高人,人曰:路中捍鬼袁长水,可见此人已为名声所累,成不得大事;今又从孙策处得传国玉玺,更是猖狂于时,他日必妄自尊立,此乃取祸之道也!”
赵繁微微一怔,这徐庶对袁术分析的十分精准,现在就能预见袁术日后要称帝了,不愧为当世顶级谋士之一。
尤其是他说有六人这一句话,没点名的这二位,赵繁估计徐庶说的其中一位就是刘备,至于还有一位是不是自己,他认为应该不是,毕竟自己的崛起不过是在这半年不到的时间,况且自己名义上还是袁术手下。
不过,这一点上赵繁还是小瞧了当世的谋士了。
这让赵繁很是兴奋,能认识这些大牛人,果真是幸运之极。
赵繁很认真看着徐庶,说道:“元直兄说有六人,实不相瞒,我能估测出一人,只是还有一人我不能度。”
听到赵繁竟能估测出一人,三人惊疑不定,半晌后,崔钧迟疑的问道:“不知使君估测是何人?”
徐庶和石韬也是好奇的看着赵繁。
见三人望来,赵繁好整以暇的呷了口茶水,淡定的说道:“此人便是小沛的刘备刘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