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原告关于被告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违约行为的主张,本院不予认可。
第一种论述是上帝视角,判决书对一个事情做了非常客观的立论,也即法官主动对该项法律事实进行了主动的立论。
而后两种则是转移了方向,对当事人的某项主张进行驳论,从而将论证的责任转移到了当事人自己身上。
也即,前者直接认定一个事实,不容置喙。
而后者其实是法院不认可当事人的主张,而且是当事人自己在诉讼过程中举证、论证不力导致的。
这种直接论述和转移式的论述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只是在需要如何写判决的时候把更合适的方式拿出来用而已。
就比如方辰手上的这个案子,在确定借贷关系成立之后,夫妻共同债务方面可以直接写因为借条载明的金额已经用于了偿还房贷,此系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因住房而产生的债务,所以原告对于被告应当承担共同还款责任的诉讼请求成立。
而李家请求的债权金额远远大于借条的金额,这多出来的部分因为没有借条支撑,陈雅洁又不认可这其中的大部分款项用于了夫妻共同生活,而原告也没有这些钱被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证据,所以不能得到支持。
在这一段,则适用于后面的转移式论证。
说白一点,就是不是我不想支持你的请求,但是你的证据不够充分。
张娟教学的方式有点像数学老师教做数学题,先把思路捋清楚,然后一步一步教你怎么做。
这种教学方式适合一点就通的学生,只要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了,哪怕以后遇到了从未见过的情形也能应对自如。
所以他才会用合同违约的案子做案例来教方辰怎么写借贷。
其中的思维逻辑是共通的。
虽然借贷的本质也是借款合同违约,但显然本案并非一个典型的借钱不还案件,里里外外差异还是蛮大的。
方辰听得很认真,这可比他在学校百人大教室听讲台上从未写过判决书的讲师一段一段讲判决书的结构要强多了。
自高中以后,他就再没体验过如此详细的面对面教学。
大学?
本科阶段能学到什么程度完全要看学生个人的自觉性和学习习惯,有的讲师起到的作用甚至会是负面的。
“会了吗?”张娟讲完之后直勾勾地盯着方辰问道。
“呃……不敢说会了,但我先试试。”
说完,他便逃也似地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张娟在教学时散发出的气场过于像高中数学老师了,连那种不容置疑的臭脸都简直是一模一样。
但其实通过这一个多周的时间简单接触方辰也知道,张娟其实是一个很开朗随和的人,可只要涉及到工作方面的事情,她就会如同变了个人一样,不仅要求高脾气还大,只要稍微有点做得不好批评的声音就会立即传到人耳朵里。
和这样的人相处,心理压力很大。
深呼吸一口,方辰刚准备开始修改自己的草稿,电话响了。
“喂你好哪位?”
话筒里响起一道清脆的女声:“你好,我是陈雅洁的代理人,刚刚在开庭没接到电话,请问有什么事?”
方辰犹豫了一下,说道:“哦你好,我是昨天的法助,我有一些私人的问题想要问你一下。”
还不知道对方有没有男朋友,贸然莽上去尴尬的是自己。
“啊……你说……”
“那个,你有没有男朋友?”
P.S.笔者没有要过律师的私人微信,但是被律师要过私人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