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的疑惑没过一月便变为了现实!
先是,接连几日早朝没有看到姬轩的身影,紧接着便从北塞传回情报,戎狄在北塞暗中部署,不日便准备攻城。
而戎狄攻燕的原因说起来有些‘可笑’,一个极端天气引发的馒头之战。
起因是去年冬季戎狄因为接连大雪,过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寒冬,消耗了大量储备物资,全国愤慨。推手是开春以来,因为干涸少水,导致大片牧场中的草长势不好,而戎狄以畜牧业为主,这一极端天气导致的连锁反应,让原本缺粮的拓跋氏(戎狄王室一族)将贼贼的目光转向了与之比邻的大燕。导火线便是刚刚继位的拓跋战,拓跋一族英勇善战,先太子今部落首领拓跋战更是以一敌百,英勇无比,然而这位戎狄战神却在我大燕上将军姬轩手中屡次受挫,奈何人家戎狄王族的优点便是越挫越勇,这不拓跋战刚一继位便又来一展身手了。
而,姬轩在开春之初便已预料到了戎狄会发起进攻,所以在前线传出戎狄境内有一丝异动时,便已暗中到了北塞加紧布防。
姬轩从十岁从军,迄今已有九年,其用兵之神,在大燕已成传奇。从十五岁担任先锋少将,到今天的上将军,其所指挥的军队从未吃过败仗。
因着姬轩已然早一步到了北塞,所以虽然从边关传来了戎狄即将进攻的消息,可是蓟城依旧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便是朝堂之上,也没有一丝担忧的色彩。
可是这种假象没有持续多久。
这一日,早朝时,照旧是先通报了前一晚到达的战况情报,不外乎就是姬轩如何神勇,以少胜多,退敌多少里,死守了雁凉关。
消息一出,朝堂上百官又是一阵朝贺,可是这一次,式微站在帷幔之后,看着端坐在朝堂正上方的燕恒公,却觉察出了一丝不同之处。虽然燕恒公与以往一样,满脸笑意,可是那笑却没有抵到眼中,甚至在眼底还闪过一缕忧虑的色彩,虽然转瞬即逝,可是依旧没有躲过式微的眼眸。
果然下了早朝之后,式微便被留了下来。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姬轩可能吃了败仗,但是当跟着燕恒公进到了书房之中,看到燕恒公递来的姬轩的密保时,还是不由地倒吸了一口冷气。
粮仓被烧,雁凉关中的粮草仅够半月余之数!式微稳过心神后,调动了全部的脑细胞思索这句话所代表的含义——粮草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古来行军,向来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这个冷兵器的时代,打仗向来是个拉锯战,那么粮草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了。
从蓟城到北塞若是快马加鞭的话,那也需七八天的时间!若是带上粮草,没有大半个月的时间根本就到不了雁凉关,再加上而今阴雨绵绵,道路淋漓难行,又会加大负重前行的难度。
可是,雁凉关一定不能有失,因为雁凉关一过接下来便是两三百里的沃野平原无险可守。戎狄本就擅长马上作战,若是一过雁凉关,只怕整个大燕就要改名换姓了。
但是,此刻式微已经从震惊中逐渐缓过心神来,一丝疑虑袭上心头——如此重要的信息,为何燕恒公会在书房中只对自己一人说!虽说式微一向觉得自己还是挺受燕恒公器重的,但该有的自知之明,式微却也一点不少。如此重要而致命的消息传来,燕恒公就算不在朝堂之上动用百官之力,也起码应该组个智囊团队来群策群力,总比将希望寄托在一人身上的好,更何况这人还是一个不懂行军打仗之人。除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