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们说,诗歌绝对是潮流!是符号!是我们每个人于天地架起的桥梁!”
“现在虽然看起来其貌不扬,而且刚刚复刊!但我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大家都会一拥而上!”
郝斌少见的站起身,就在学社内跟吴志攀对峙。
而吴志攀却说什么:“我告诉你,这些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诗歌没有一点营养!我不同意在下个刊物的主题以诗歌为主题。”
说到这里,吴志攀看向一旁还在研读稿件的李茂问:“老李你说,我们好好的经济刊物为什么要刊登诗歌!”
“这些东西毫无营养,简直就是无病呻吟,老郝居然还同意接收诗歌的稿件。”
郝斌顿时怒斥:“诗歌注重的是情感表达,是美,是人间值得,是应该看看太阳!”
李茂无奈的转过身,他看向争吵的二人摆了摆手。
人们的文学热情空前高涨,整个社会弥漫着对知识的渴望。
学术气氛宽松而自由,促进了诗歌创作的蓬勃发展,开创了诗歌的一个黄金时代。
芒克、多多等一批年轻诗人曾于此集中插队,互相沟通,共同创作,产生了很多高质量的诗作,这些诗作在改革开放后公开在刊物上发表,形成了80年代诗歌中的白洋淀派。
这些李茂都知道,而且他明白诗歌会在今年的年底彻底迎来最高潮。
不过郝斌的话却提醒了他,现在的经济系刊物还太小,只是跟人民文学搭桥实属不够。
诗刊的复刊像是一根导火索,要做就要做到最大。
这几天他也整理了一些思想,而郝斌才是这个点子的开拓者。
“你们先不用吵,不如这样,就以我们刊物为基点召开一次诗歌大会,然后看看反响如何再做决定是不是也可以?”
李茂说完便看到吴志攀不爽的吐了口气:“行,算是我让着他好吧,我倒要看看成天做白日梦能出来什么好成绩!”
郝斌没有理他,总感觉说多了也没有用,还得是手底下见真章。
他可是有记忆,而且也看到了大家对于诗歌的热情,郝斌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热爱诗歌的人。
所以他才能从大家的眼中看到共鸣。
“咱们什么时候办?”
李茂想了想,略有沉吟后开口道:“下周的周五周六吧,在门口拉个横幅,然后给各学院发发小广告,最好能让校外的其他学校也能知道,这个我可以想想办法。”
“老吴你也别有情绪,要我看,诗歌确实也能助力一下咱们的刊物,难道你们就不想做大做强吗?”
“如果某一天咱们刊物可以跟人民文学一样,怎么可能还在这个小破厂房办公。”
吴志攀叹了口气:“都行,我只是...算了,加我一个。”
他站起身来到郝斌面前,表情还是有些不爽,但二人一对视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好兄弟嘛,就算是有些事情不对付,但直面而对的时候都能过去,没有什么事情比感情更重要。
李茂三人很快进入如火如荼的工作之中,主要是对于小广告的宣传图纸,李茂进行了一番设计后,又在三人的共同决定下起名。
【诗歌朗诵大会】
参加人员可凭借学系,学号领取号码上台表演。
而诗歌大会也是具有奖品的,李茂也不吝啬,决定自己掏腰包拿出二百块钱。
第一名:一百元激励奖金,并且可以获得与他们刊物无审核资质的合作,尽享稿费无条件支持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