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知君早早便去了福寿堂,她到时大伯母和二伯母也刚刚到,知君先给两位伯母行了礼才发现祖母还没出来。
“大伯母大姐姐今早可回了李府?”知君知道昨日婚宴结束后大姐姐想多陪大伯母一日便没有回去。
“还没呢!这两日许是没休息好,今早我便没让丫鬟叫起她,想让她多睡会。”大伯母苏氏笑道。
闻言知君点点头道:“那等会嫂嫂敬过茶后我带她去见见大姐姐。”
闻言苏氏十分欣喜,她只有两个女儿,眼下都已出嫁,她常常一个人在家,两个说话的人都无,好不容易女儿回了一趟娘家,她自然喜欢她多余家里人亲近亲近,日后她没了女儿在娘家也算还有依仗。
“那可真是再好不过,你大姐姐最喜欢和你说话,她马上到了临盆期还是有些紧张,你们去了多宽慰宽慰她。”苏氏笑道。
“大嫂不是我说您,大姑娘月份都那么大了,你怎么还让她挺着个大肚子过来呢!这没什么事还好,若真有什么闪失,你怎么跟人家李家交代,她怀的可是李家嫡出的孙子,虽然不是长孙可也是人家眼里的宝贝疙瘩,您实在不该让大姑娘冒这个险。”二伯母郑氏担忧道。
“我也说了那丫头,可她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自小便能拿得定主意,她想做什么我们家大姑爷都拿她没辙,我的话她哪里肯听,说什么都要回来,她还说家里弟弟成亲,她这个做大姐姐的怎么着都得到场才行,她得给家里的妹妹做个表率。”大伯母一脸自豪道。
苏氏闻言也笑道:“说来也是,咱们家子氏不封,家里也就他们兄弟姐妹几个,他们亲厚也是我沈家家风使然,咱们家自来就是团结亲厚的一家人,没有大家族那些子勾心斗角的戏码,以后他们几个关系好,沈家自然也会越来越好,我沈家日后在京城也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弟妹说的是,昨日喜宴你没瞧见就连王家的那位也来了吗?我可听说了,那位可是不轻易出席同僚的喜宴的,说起来咱们五郎的婚宴还是他参加的第一个喜宴,这对咱们沈家而言可不就是好兆头吗?等以后咱们家二哥儿在中个状元榜眼的,沈家以后前途不可限量。”苏氏笑着应道。
郑氏一听她这话,笑容便僵在了脸上,她用手帕沾了沾嘴角掩饰眼中的尴尬,谁都知道老二沈砚贺今年连个同进士都没考中,家里的两个弟弟都重了唯独他没中,这只能说是他在读书一事上实在没什么天赋,这样的人能高中个进士就不错了,怎么敢奢望状元榜眼什么的,着听上去更像是在讽刺。
知君看着笑的一脸天真的大伯母便知道这又是说着无意听者有心了,她笑着岔开话题道:“昨日我还同祖母说起给大姐姐的孩子准备什么礼物呢?大伯母都准备了什么,您今日给我们透露一些,别到时候准备的东西都一样,那可就要闹笑话了。”
闻言苏氏更加开心了,热情的给知君介绍她给小孩子准备的东西,她这边说着,知君打量了一眼她身边的二伯母,只见她也听的入神,便放下心来。
大伯母这个人其实没什么坏心眼,她只是有时候说话没有二伯母八面玲珑,这样的人其实最好相处,在她面前说话可以不用管什么弦外之音,因为她说什么就是什么,直来直去的最不费心神,即便遇上喜欢阴阳别人的人也只会是一拳头打在了棉花上,最后尴尬的还是那人。
“你们说什么呢这么热闹。”谢老夫人穿了一套烟紫色绣百花纹的宽袖外袍,里面配的是一件枣红色的半身儒裙,头上簪了一支镶着南红宝石的银簪,而上是一对宝石葫芦的耳铛,一套下来与平日里相比更显的年轻了许多,直让人眼前一亮。
“给母亲请安。”大夫人和二夫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