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离不是文臣武将,更不是皇亲国戚,他只不过是刘家村的保长。
生逢乱世,一个草头小民,可以选择的就只有怎么活下去。
活不下去,那就想办法活下去,这就是范离要想的问题。
每年秋收过后,刘家村都会来一伙人,这些人是山上的土匪。
土匪每年都会进村收粮,虽是匪,但这些人也算取之有道,粮食绝不多要一分一毫,而且还会留下一些山上的野货当做交换的货物。
并且保了刘家村许多年的风调雨顺,有他们在,其他山的土匪,很少会到刘家村摘桃子。
除非有些不长眼的,没听说过二龙山张胡子的名号。
久而久之,范离这个刘家村保长就和二龙山二当家张胡子结下了交情。
当年张胡子留下一句话,“世道乱,如若活不下去了,就上二龙山去找他。”
如今,范离举旗杀了金人,村子是肯定待不下去了。
可这一村二百多号人,其中还有不少老弱妇孺,逃难他们走不远,再说他们也无路可逃,除非南下过长江。
可这距离,他们走不了多远就会被金人追上杀个精光。
所以,留给范离的唯一选择就是上山当匪。
只不过他并不是去投靠张胡子,二百多号人一起上山,说是抢山头还差不多。
好在范离前世除了躺着等死就是看各种杂七杂八的书,地理杂志也没少看。
刘家村位于大宋京东东路,在潍州附近与青州接壤,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所以这里民风彪悍,占山为匪者不计其数。
范离带着村民根本不用远走他乡,随便找个易守难攻的山头落草,任金兵再能耐也轻易奈何不了他们。
村民们议论纷纷,好好的良民这要是落了草,可就是谁见谁剿。
宋军要是打回来,他们可就都成了匪了。
可这个话题只传播了不到一个时辰,就被范离强力镇压了。
因为他知道,宋军再也没有回来过,整个长江以北都将成为金国的疆土。
范离的强势让村民感觉到了陌生,可范文义却在其中看出了别样的风采。
也许,他的坚持还真是正确的。
分歧只存在了片刻,村民便各自回家收拾东西准备逃命了。
说服了村民,让范离真正头痛的事情才刚刚开始。
其中的头等大事那就是粮食!
二百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灶头一开,那就是少说几斗米。
如果放在往年,这个问题还好说,可如今刘家村的粮食早就被金兵征没了。
也正因为如此,刘家村才遭到了屠村之祸。
价值被榨干了,剩下的当然就是屠戮,这个结局范离早就应该预料到。
但就是心存侥幸,刘老爷子的头才被挂在了村口。
范离坐在地上,愁眉不展的想着粮食的问题。
范昭、刘家三兄弟,包括二叔,王家父子,都围坐在旁,一个个的也是蔫头巴脑的。
村里老一辈掌事的全搁村口挂着呢,现在资格最老的,除了二叔范文义,就剩王家长辈王枢。
“没有吃的,走个球!不出三日,黄水都得饿出来。”
王枢急得直摇头晃脑。
没粮,村里是个人都知道,如今说要举村迁走,可没粮食往哪走?
说来王枢能活下来,并非是他贪生怕死,别看这老家伙四十多岁的人了。
可杀金兵的时候,唯一有准备的就是他带领的王家人。
王家世代铁匠出身,自打金兵第一次进村起,整个王家在王枢的示意下都准备了家伙。
范离一声招呼,早已憋足了劲的王家是人人手里一把大铁锤。
就连王婶都拿了一把小锤子追着金兵敲脑袋。
这王家可真是个个狠人,下手那叫一个黑。
所以今天议事,范离是毕恭毕敬把王家父子请来的。
因为后面可是要求人家办事的。
“唉……十里八乡的,早就被金人祸害完了,如今就算是拿着真金白银也换不到粮食,难啊。”
范文义一声叹息,一时也想不出办法。
“要粮食,有啊!昌邑县城里,粮食多的都堆成山了!”
范离撇了撇嘴,抛出了一个大家都想要的消息。
作为保长,金兵征的粮每次都是他带队押运的。
而粮食的去处,都在昌邑县官属粮仓里,那堆成山的粮食可不是他添油加醋,而是亲眼所见。
“嚯嚯嚯,可不敢胡想,那金兵都在县里,听说有好几千人嘞!”
王枢赶忙出言打断道。
昌邑县现在成了金军临时驻地,整个潍州留下来的金兵不过五千,单昌邑县就有三千。
为何一个小小县城会留驻如此多的军队?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粮食。
潍州下辖三个县,唯昌邑粮产最丰,要抢当然是抢最富的。
“县里是有数千金军不假,但那是一个月以前了,如今城里只有金兵不过五百,除去城门值守,城中金兵至多一百人,而且还要分散巡逻。”
范离早就等着呢,详细的把县里的最新情况说给众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