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行僧》这首歌曲当中存在着鲜明的个人英雄主义的情结,他拒绝了爱情及其他一切作为自己行为的坐标,如同米兰·昆德拉笔下的人物一样,因为一种对总体性的不信任和对异化的抵制而拒绝在社会中按照社会的期许扮演自己的角色。
其实这种拒绝的姿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却也是一种极致的渴望,正如同这时这个年代中的摇滚音乐人的处境一般,在时代的弄潮中做一个隐忍者,渴望爱情与精神独立。
但是比较悲催的是人想要独立必须具备经济独立的条件,否则都是空中楼阁,这就导致了另外一种争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就比如无限乐队一样,如果不是夏天恰好碰到他们,可能当时四个人就各奔东西了,因为大家都有父母妻儿,都需要照顾家,在事业和家庭上做选择,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家庭。
了解这些东西以后,再去听一遍《假行僧》,可能会有另一番感受。
网友们说得一点都不夸张,确实是有太多的人听了这首《假行僧》以后才开始重新认识并喜欢上摇滚乐的,特别是年轻人,他们正处在一个叛逆期,天生就和摇滚乐契合。
这首歌曲影响比较大的还是那些年轻人,在那个年龄阶段有很多条条框框在约束着他们,限制着他们的发展,因此,总想去打破这一切条例,奔向自由的天空。
“假行僧”这个名字就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是他们额头上贴的标签,俗称中二少年。
当然,也不是摇滚乐永远是这种愤世嫉俗,本质上,他们也期望得到世人的理解和赞赏,在摇滚乐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慢慢得就会有人引领着去改变。
比如前世BEYOND的乐队,歌曲很多都是积极向上的,有的甚至很贴地气,就是写身边的亲人的,所以他们才那么受欢迎。
夏天不担心这些事情,他只负责树榜样,剩余的就放手任其发展。
纷纷扰扰,时间匆匆而过,很快就来到了沪上酒吧最后开业的时间,还有一个星期就开业了,结果夏天说的惊喜还没有到,明宇就忍不住过来催促了。
“哎呀,明哥,你不在沪上忙酒吧开业的事情怎么有时间跑这里找我喝茶了?”
“你还好意思说,你见过哪个酒吧要开业了,名字都还没有弄好,你老实告诉我,你这葫芦里面到底装的什么药啊?”
“名字肯定有了,我已经帮你想好了,肯定包你满意。”
“对了,你说要给我的惊喜呢?不会就是酒吧的名字吧?”
“差不多,差不多,名字属于惊喜的一部分,嘿嘿。”
“我是不想受这煎熬了,今天无论如何你得给我一个结果,否则,我就不走了,吃你的,喝你的,并且我还不付钱,你看着办吧。”
夏天没想到明宇也有这么无赖的时候,这都什么事儿啊。
“行,行,你这也太急性子了一点,我心里有数,不会耽误酒吧开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