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同样是保护动物,就无需太多顾虑了。
“你能确保苍鹰会住进来吗?”冯宇相信会有鸟来住,但不相信苍鹰会,这是一个概率问题……
第12章 收获土豆1
次日,阳光明媚,天空如洗,与气象预报中提及的降雨预测截然相反,是个丰收土豆的好时机。
不过,县里的土豆收割机听说只有两亩半的地,便不愿前来。然而,这里的学生众多,劳动力充足。
陆教授今天亲自组织工作,一边指导学生,一边吩咐:“这片两亩半的土地,大家都好好记录一下数据。”
“那半亩彩色土豆,到时候也要计算亩产。”
“陆教授,江哥的那一半呢?”有个学生毫不知趣地询问。
陆教授瞥了江图一眼,随即嫌弃地转移视线:“那一亩,后面再说。让江哥自己带人先干着。”
江图:......
陆教授,你的嫌弃还能再明显点吗?
林一和冯宇也拿着锄头来帮忙,他们站在江图身旁,困惑地望向他,不明白为什么老教授会对江图的地有这种明显的差别对待,这不都是江图家的地吗?
人工收土豆比机械复杂多了。他们要先拔掉地上的土豆藤,然后一垄一垄地用锄头翻土,将埋在地下深处的土豆挖出来,最后再人工收集。
林一和冯宇,与江图一样,都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顶多看过别人怎么做。
于是,三人负责一亩地,一边观察学生和老师的操作,一边学习实践。
拔土豆藤是个简单的活,尽管人手较少,但收拾起来速度并不比那两亩半慢多少。
等到挖掘时,差距立刻显现。江图一锄头下去,糟糕,正好把一个比脸还大的土豆砍成了两半,黑土立刻粘在断口上,脏兮兮的。
好吧,如果不今天吃掉,明天就会变质。作为厨师,他果断修改了原定菜单,改用土豆。他决定,今天午餐、晚餐甚至明天的菜肴,全取决于他今天的手艺了。
林一和冯宇见状,立刻小心翼翼地挥锄头。但不知为何,他们的动作明明和农业学生差不多,为什么他们的锄头总是碰到土豆?
“真奇怪。”林一又把弄坏的一个土豆扔进堆里,满脸疑惑地看着自己的锄头。
冯宇的观察力比林一敏锐许多,他盯着那边的田看了一会儿,又看了看这边,发现了问题。他的目光从学生身上移到江图家的地,问道:“为什么那边的土豆长得很直,你这边却弯弯曲曲的?”
林一听后,连忙起身看了看,发现冯宇说得没错。
“还真是。”他眼睛发亮,不是技术问题,他就放心了。
江图能说什么呢,难道说他种的时候很开心?那当然不可以。
于是,他给自己找个合理的借口:“啊,我第一次种,没什么经验。那边的是陈一凡帮我种的。”
林一和冯宇:......
感谢陈一凡同学。
他们又看向江图,特别想告诉他别干了。然而,对上江图“你们还想不想吃午饭”的眼神,他们只好怂怂地把话咽回去。为了午饭,有些事他们只能忍,必须忍。
“对对对,缺乏经验。”
“明年,明年就会好了。”
两人异口同声附和。
旁边地里的学生们听到这番对话,顿时哄笑出声。江图感觉自己耳朵都要烧起来了,瞪了他们一眼,威胁地说:“呵,别的我不在乎,最近饭菜中有多少土豆,就看你们的表现了。”
说完,他扯下一个死死黏在他锄头上的土豆,扔到一边的堆里。
学生们齐刷刷看向那一堆刚积攒起来的“伤员”土豆,咽了口唾沫。土豆虽好,也不能顿顿吃。
“江哥,慢慢来,别急。我们马上就弄好。”
“对对对,快好了。”
众人说完,立刻低下头拼命挥动锄头,速度快得能看到残影。然而,多年的耕作经验和生物的本能让他们一个土豆都没伤到,与江图这边形成了鲜明对比。
江图三人明显更加小心地挥锄。
“哇,这个好大!”不一会儿,熊铭举起一个土豆,惊叹道。
“看,有没有我的脸大?”
“你那个算什么,你看看我的。”柏文韬也举起一个,几乎和他的42码大脚一般大。
小江田里的土豆明显比他们大田里的长得好。
陆教授看着刚翻出来的那一小片地,微微翘起下巴。他拿出手机,觉得老薛和老李不能错过这个。
实验什么时候都能做,要看土豆收获还得等明年。明年,小江家这块地是否还能长得这么好,还是未知数。
“喂,老薛啊,你叫上老李,一起来小江家的地里看看。对了,我们现在土豆的最高亩产是多少来着?”
“我觉得,小江这儿可能打破纪录。”
接到老陆电话,两人再也坐不住了。收土豆没什么好看的,但破纪录的产量还是值得关注的。
薛教授边快步走边问李教授:“土豆的最高亩产是多少来着?”
李教授想了想,说:“好像还真没人统计过,但听说草原省那边有一家一亩地产了斤,闹得沸沸扬扬的。”
等他们到达时,学生已经清理出了半亩地的土豆。每个土豆都饱满圆润,颜色诱人,芽点少,大小均匀。
薛教授蹲下来,随手拿起一个,掂量了一下,说:“平均每个都有两到三斤,部分能达到四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