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D公司伤筋动骨,这几年等于是给印度政府白打工了。接下来的时间,DS公司是一骑绝尘,甩开了所有的竞争者。可以说是独霸市场。很多地区的占比达到了70%,其他所有的公司加起来占比30%,ASD公司的投资方差点吐血而亡。
苏明哲则暗暗笑道,投资不进印度洋,连这个都不知道,还搞啥投资。
今年11月的世界航空展,DS公司又推出了三款机型,结果反响平平,这个事情在DS公司准备上市的时候发生,对DS公司造成巨大打击,而这三款机型的主设计者,正是苏明哲本人,引起公司一部分人的不满。声称要退出投资,这时候,苏明哲在董事会提出,如果现在想退出的人,自己愿意以目前的估值上浮20%收购。下面顿时鸦雀无声。最终退股的比例,大约就1%,以目前50亿的估值,上浮20%,就是按60亿的估值出售,1%相当于6000万。苏明哲独自收购了这笔股份。
这三款机型,虽然反响平平,但是12月开始,在苏州工业园区正式生产,反响平平,而价格定的相对不低,所以进入市场的数量也不多,引起了很多同行看笑话,目前比较统一的说法,是苏明哲刚愎自用,内心太膨胀了,导致这次机型的失败,但苏明哲还是按部就班的生产这三个机型,公司有高管对此事提出疑问,苏明哲就说,先生产三个月再说,不然成本摊不下来。于是继续生产。而且产量还不少。
到了一月底的时候,又有高管提议,希望暂停这三款机型的生产,苏明哲没有理会。照样我行我素,苏明哲刚愎自用的名声就渐渐传了出去,甚至成为教科书上的反面教材,这成为教科书上的反面教材,顿时轰动了硅谷,至于同行业,则是轰动了全行业,连苏明玉都打电话问是怎么回事。
苏明哲轻飘飘的回答:“这帮人吃饱了撑的,闲的蛋疼。”
到了2月份的时候,在硅谷几乎嘲笑声连成一片了。连国内都有不少教授、砖家在自己的短视频中开始讽刺挖苦。大谈成功有时候会让人刚愎自用,迷失方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DS公司,而这些消息回传到硅谷的时候,嘲笑声更是巨大,接连有教材把这个列为反面典型。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三种机型的销售这时候几乎爆发性增长,有些客户几乎是1000架为单位的订购,让苏州工业园的生产压力开始变大,苏明哲又调了二条流水线参与这三款机型的生产。可这个消息苏明哲迟迟不让发布。哪怕屡次登上教材的反面典型,也不让发布这个消息。
2月底,欧洲爆发了大规模的局部冲突,大家的目光全部引向欧洲,才让这种嘲笑声停息下来,不过还有一些声音,在大呼苏明哲好运,出现此种大事,覆盖了苏明哲本该名声倒地的事情。
3月份的时候,其中一方突然发动袭击,袭击的先头部队是超过2000架的无人机进行自杀式攻击,随后成功扫灭了对方的导弹防御系统。而这批2000多架的无人机,正是由DS公司设计生产的无人机。
这种大规模无人机的进攻使得导弹防御系统一下子超过负荷,而大量的导弹即使摧毁了无人机,相当于用一颗甚至几颗上百万的导弹换了一架廉价的无人机,简直亏到姥姥家了。而DS公司的这三款无人机,很容易就能改装成武装用途无人机。最后的结果,双方都开始大量采购这种无人机进行改装。这下只是苦了苏州工业园的那些工人们了。
到这个时候,事情再也瞒不住了,很多网友开始热烈讨论这几款无人的拓展用途。已经买了的网友还在网上进行改装分享。
到了这时候,DS公司不得不上市了,不然很多人不放心啊。于是DS公司的上市流程走得飞快,上市时的估值为320亿美刀。而上市的当天,市值冲上了400亿美刀的价值。当时以6000万美刀抛售的1%股份的投资商立马吐血,短短几个月,亏了3亿多的美刀啊。而苏明哲不断的受到暗示,继续抛,直到仅留下15%的股份,才差不多停了下来。名义上还是第一大股东,但是基本上失去了实际控制权。苏明哲也知道,如果自己牢牢把控着控制权,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而创始人团队,也是赚的盆满钵满,最终的市值,价值60亿美刀。完全实现了财务自由,那位再三提出暂停三种机型的高管,差点自己打了自己三个耳光。好险啊,自己差点害了自己啊,他也是创始人团队的主要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