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衙役赶忙将血书拿了出来。
一旁的方大任夺过来扫了一眼,随即脸色愈发的阴沉。
冯英见状,也将血书拿过去看了一眼,接着沉声说道:“这汪之蛟好大的胆子!”
“身为朝廷命官,竟然如此贪婪成性,枉顾皇上恩赏!”
他扭头看着方大任,说道:“方佥院,这汪之蛟已经认罪,我等是否可以结案了?”
“修建轨道一事出了差错,可也只是错在了汪之蛟,至于工科给事中王所修弹劾工部侍郎张凤翔,此事恐怕有些夸大了。”
“此事虽然是汪之蛟所为,可他已经畏罪自杀了,也算是伏法了。”
听到这些,方大任眉头愈发拧了起来,他撇了一眼冯英,沉声说道:“你就这么相信汪之蛟是自杀的?”
他可不信事情会这么巧,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汪之蛟就这么自杀了,还留下了一份认罪的血书。
冯英神色平淡,说到:“汪之蛟罪大恶极,现在被朝廷发现,畏罪自杀又有什么不对?天下官员,畏罪自杀的可不少。”
这话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在大明,很多官员为了逃避罪责,保全家族,往往会选择畏罪自杀,像汪之蛟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
方大任紧皱着眉头,他觉着事情有蹊跷,可现在汪之蛟已经死了,他也不知道这案子该如何继续。
就在此时,角落之中的周长应站了出来。
“大人,下官知道一条线索!”
听到这话,方大任精神一振,扭头看着周长应,说到:“快,快说!”
而一旁的冯英则是脸色微变,神情顿时阴沉了下来,他双目泛着寒意,死死盯着周长应。
周长应似是没有感受到冯英的目光一般,他朝方大任拱了拱手,应道:“大人,这汪之蛟在都水司的任上做了很多年,手下一直有两个主事跟着,只要将这两个主事抓来问话,定然能获得不少线索。”
方大任眼前一亮,赶忙朝一旁的衙役吩咐道,“快,随本官去都水司的官署。”
说着,他便大步出了大牢。
一旁的都察院官员和衙役赶忙追了上去。
冯英看到这一幕,脸色略显难看,他盯着一旁的周长应,冷声说到:“你到底提供了一个好线索,等回了京城,本官定要好好关照你!”
听到这满是威胁的话,周长应笑着应道:“多谢大人好意,希望大人回了京城能步步高升。”
周长应语气中满是嘲讽。
他敢站出来,自然也不怕冯英威胁。
只要将汪之蛟背后的事情挖出来,冯英也未必能够安然无恙。
更何况,他背后又不是没人撑腰!
有了周长应的提示,方大任很快便在都水司的临时官署中抓到了汪之蛟手下的两个亲信主事。
这一次,方大任也没有给任何机会,抓了两人便开始审讯。
很快,方大任便挖出了都水司账目背后的问题。
一份全新的账册被做了出来,他看着手中令人触目惊心的账目,神色愈发的凝重起来。
皇帝已经从内帑中批了二十万两银子,转到都水司之后,都水司实际经手的银子竟然只有十二万两,最后用来购买生铁,锻造铁轨,以及供给民夫粮食的银子才不到十万两。
他扭头朝一旁的冯英和大理寺少卿,说道:“此事已经有结果了,我等当详写奏疏,上呈给皇上御览,如何?”
大理寺自然没有意见。
而这个时候,冯英也不敢阻拦,只得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