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人们都说习武消耗巨大,不是普通人家能承受得起的。
单是饮食这一块,就没有几个穷苦人家能够承受。
靠着打柴,刚刚得以勉强温饱的家庭,是万万供不起一个武者的。
看来,还得想一些其他办法。
李平安不禁想到了野桑林里面的那头野猪。
嘿嘿,去脏剔骨,最少也能剩下三四百斤,足够吃上一些时日了。
......
第二天一早,李平安刚要动身去砍柴。
一个村民跑进了院里。
“李平安,村长召集开会,村东前坪,快点!”
好事不多,屁事不少。
这样的会,一般没有什么好消息。
不是交粮,就是征“租调”。
但,又不得不去。
总得在村子里过下去不是。
“嫂子,我去了!”李平安说道。
周兰点了点头,但眉头紧皱,似乎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村里征粮征租调一般在开春的时间。
由于村子里大多是樵夫,柴的价格在寒冷漫长的冬季总比平时高上一些,因此一个冬天的积累,家家多少都有些余银。
但这还未入冬,就召集开会,多少让人有一些猜测。
李平安走到前坪时,已经围了不少人。
“平安,快过来!”
高成看到了他,露出一排白牙,把他拉到了自己身边。
“你看,好像来了个大官!”
李平安朝着场地中看去。
只见场地中央摆放了一张方桌,一个身穿鹌鹑补子绿袍的官员坐在桌前,村长吴有为站立身旁。
人们小声议论着,毕竟在这个小山村,官府的人并不多见。
嘶~,从衣着来看,这人为正九品,这次村里开会,居然来了一位入品的官员,莫不是有什么大事?
李平安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思索间,他感到另一侧有一道目光正注视着自己。
是吴三,他正看着自己,一脸不怀好意地笑,比平时似乎更加意味深长了一些。
还没来及多想,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大家安静一下!”村长吴有为清了清嗓子说道。
人群安静了下来。
吴有为继续说道:“这位是县府里的胡主簿。”
“胡主簿这次来,主要是为了服役一事。”
一听“服役”两个字,人们顿时炸开了锅。
“这不刚征完兵吗,怎么又要服役啊!”
“壮劳力都被征走了,剩下的老弱妇孺怎么活?”
“征兵征了一遍又一遍,也没见几个人能回来...”
“你们当官的,当真就不让人活了吗?”
......
胡主簿丝毫没有理会人群的意思,他站起来说道:“下面我念一下征兵告示。”
“...观乎天道,鼓雷霆以肃万物;求诸人事,陈金戈以威四方...”
村长吴有为接着说道:“我和胡主簿商量了一下,今年的规矩是这样的:望川村男子,凡年满二八、不及花甲者皆应入伍,上有六十岁以上父母者、下有不足垂髫孩童者可免此役。”
李平安心下一沉,好啊嘛,这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吗?
人群中,又有人小声议论起来。
以往的征兵机制都是由朝廷制定,全国统一。
但征了一次又一次之后,再按以前的机制实施,基本上征不到几个兵了。
所以,这次朝廷把制定征兵规则的的权利下放给了地方,上面只要求满足数量,至于是怎么征上来的,哪里有人关心。
吴有为站了起来,“下面我念一下服役人员名单,张大凡,韩小立,萧火火,潘志良,李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