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缨在手,利剑何时出鞘?
翘首以盼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这天夜里,赵昭婷和徐海韬,依然在侧厅的品茗室里喝茶。
长长地吸了一大口茶水之后,徐海韬慨然道:“昭婷啊,我们下一次聚在这里品茗,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
赵昭婷听得出来,这句话可谓是话中有话。尽管对近来的局势有所了解,不过,她也深深地知道,对方的话语,其实只是先开个头儿,接下来才会逐步引入正题。
“海韬啊,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所做的那一切,付出了那么多,”赵昭婷微微一笑,“不就是为了在这儿更好地喝茶吗?”
点了点头之后,徐海韬缓缓地说道:“三十多天以前,我盟会成员先是在武昌起义。一番激烈的战斗之后,率先光复了武汉三镇。随即,整个湖北,也成立了军政府。其后,南方各省纷纷起事,脱离清廷。到了这个夜晚,清廷的统治,已然是土崩瓦解……”
对于形势的发展,赵昭婷也是有所预料的。不过,这局势发展之迅捷,如此就成为燎原之势,依然出乎了她的意料!高兴、欣慰、自豪之余,她竖起了大拇指:“啊,真让人热血沸腾!我们,我们盟会的成员,我们的努力,总算得到了回报!”
凝神片刻之后,徐海韬这样说道:“昭婷啊,目前,整个江苏省,还有我们所在的这金陵城,都还没有光复啊!”
赵昭婷心头一震:至此,总算引入正题了。是啊,我们这一大帮人,肩负着光复全省的重任,可不是站在一旁看热闹的……
“海韬,先说一下我省的局势吧?”赵昭婷这样说道。
皱了皱眉头之后,徐海韬这样回应道:“当初,清廷在安徽、江苏两省,设了一个两江总督,眼光倒是蛮毒辣的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两江总督手下,兵力远多于巡抚这一边;而且,总督手下的这些人马,死忠于清廷!因此,要想和平光复全省,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
“也就是说,对于总督手下的那些人马,顽固不化,只能是武力解决了?”赵昭婷这样问道。
徐海韬点了点头:“目前,也只有这样一条路了!好吧,我先交一下底儿。巡抚手下的这些兵马,也就是陆军第九镇,大约是五千人。而那些旗兵和绿营兵,也就是习惯上所说的旧军,他们效忠于总督和清廷,总兵力达到两万人!”
霎时,赵昭婷心头掠过一阵寒意:五千对两万,敌手可是四倍于我啊!在这种情况之下,我方的胜算,又有几成呢?早知道是这样,当初就应该多派一些人手,去做一下旧军的分化工作。只是,这种事情,现在再想起,已经是毫无意义了。
“那么,按照目前的这种局势,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赵昭婷沉住气,这样问道。
徐海韬浓眉紧锁,再喝了一口茶水之后,这才缓缓地说道:“这两江总督,果然是一条老狐狸。他先是以最高军政长官的名义,强令新军全部开出金陵城外,而且,不再发给弹药与粮饷……”
“啪——”的一声响起,赵昭婷一掌击在茶几上,茶水溅了出来,淌在几面之上;还有几滴茶水,落到了地板上。
“这总督,是想着要釜底抽薪吧?”赵昭婷愤愤地说道。
徐海韬拿过一条毛巾,擦拭了一下茶几表面,然后才缓缓地说道:“目前,事情的棘手之处,也就在这里了。从官职上看,总督位于巡抚之上。如果拒不从命,就等于默认了对手的猜疑。而目前,敌众我寡,直接翻脸的话,恐怕只能是授人以柄!因此,一番商议之后,我们决定,还是先按照总督的指令,将新军开出城外,保住有生力量。当然,开拔的路上,一定要全程警戒,保持一级战备状态,绝不能让对手缴械,决不能让对方捡这个大便宜……”
“嗯,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此番决议,我,我清楚了。哦,海韬啊,你是不是要随新军一起行动?”赵昭婷这样说道。
徐海韬点了点头:“这支新军,无疑就是我们光复金陵最重要的力量之一了!因此,盟会总部指示,无论如何,是不能让敌手收编这支军队的。因此,本省盟会的骨干成员,都将与这支队伍同生死、共进退……”
赵昭婷也点了点头:“总部的意思,我能够理解。哦,会不会保留一部分成员在城里,或是另有某些方面的事情……”
徐海韬淡淡一笑:“昭婷啊,事情,事情总是要有人去做的。嗯,是这样的。外地,主要是上海一带的人马,就在前来增援的路上。因此,你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与这些援军取得联系。此前,我们所绘制的那些防区图、军械所、军需处,都将能够派上用场。哦,就是那些行军路线图,也有利于援军的增援、开进……这些意思,你,你能够体会得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