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样,不如我们现在就去军事管制委员会寻求公正吧?”
他坚持不让步。
听见这话,易中海的背脊瞬间一阵寒意!军事管制委员会,这可不是开玩笑的!闹到最后真要到了那个地步,怕是他去得出,却回不来啊!
暗中权衡了一番,他连忙道:“柱子,你说这话,这可是咱院内的事情,何必闹得邻居笑话呢。
既然你不乐意搬走……那就算了。
贾家人……”
一边说,易中海一边转过头想去找贾张氏解决此事。
然而恰巧看到的是贾张氏拉起贾东旭往屋里走的景象。
看到这一幕,易中海心中冷笑,胸膛中的火气差点将苦水都吐出来!可恶至极!
自己帮你们全家斡旋,结果局势变差,你们居然选择溜之大吉?自己还怎么挽回局面呢!这件事明明与自己无关!
易中海强作镇定:“柱子,我有点事,先回去了。”
说完,连看都不看对方一眼,带着几分懊恼转身离去。
然而心底清楚,这一次,他的面子算是丢尽了!
围在旁边的街坊们看着这一幕,无不露出异样的眼神。
他们对何雨柱的态度悄然改观。
原以为以老大爷的实力,这房子怕是要悬了。
可如今,只听几句话就把人家搞得灰溜溜败下阵,这可绝不是寻常孩子能做到的。
看来,何雨柱真的成熟许多了。
今后,这俩房子,恐怕不再有打什么鬼主意了,看看那贾张氏和易中海结伙都没占便宜,就足够让人反思了。
这场闹剧结束之后,尽管没有更多的热闹可瞧,但这件事情已经在整个四合院掀起了沸沸扬扬的议论浪潮,毕竟这片小小空间消息传播的速度可不容小觑。
面对这种情况,何雨柱显得颇为不在意。
他的目标仅是在这个时代好好生活,要是自比原身体那个愚钝的柱子,定会让周围的人失望。
回到房间,对于刚刚的争端,他没有叫妹妹雨水出来干涉。
听着屋外的喧闹声渐渐消失,雨水放下手中的书本看着走过来的哥哥,说道:“哥,那些人真是吵,会不会是爹跑了,我们要受欺负了?”
小小年纪,心思已十分聪明,话语间却带出了不应有的忧虑。
何雨柱轻笑着安慰道:“别担心,只要有我在,就不会有人欺负我们。
天已经很晚了,别看书了,早点休息,明天到三大爷家要有礼貌,等哥回来再给你带好吃的。”
雨水乖巧地点点头,察觉到哥哥似乎有些变化,说不清的转变,但在她心中,这种变化意味着哥哥变得更成熟可靠。
与哥哥在一起总是让她感到安心。
……
……另一边的易家中,则截然不同,气氛压抑。
对于何雨柱这边温馨和睦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今夜的易中海恐怕难以入眠。
“你就说,贾家他们这么做算什么人事?!”
“本来就没有道理站在他们那边,我都是看在东旭份上,可是他们居然……柱子提了军队管理委员会,她反而拉着东旭走了!今天真是颜面扫地啊!”
……
……
说着这些,易中海气愤得发抖,内心也不免惶恐。
原本认为自己以一大爷的身份出面处理这件事,肯定十拿九稳。
谁料想,柱子一句军管会被牵扯进去,几乎让他失去控制!
对那个贾张氏,易中海真是深恶痛绝。
他说,“你才刚刚收了东旭当徒弟,肯定清楚他的性格。
依我看,这一切都应该是贾张氏主导他逃跑的。”
一大妈在一旁附和分析。
作为师傅,易中海和大妈当然早就商量好收徒的计划,知道贾东旭品行尚可,将来才有依靠的可能。
这种事情只有像贾张氏那般自私之人,才会轻易放手。
听到大妈的话,易中海哼了一声。
当初匆忙间看到,虽不及仔细观察,但从贾东旭一脸不愿的样子也能猜出并非他的主意。
于是他说:“这个徒弟,他也太不像话了,明天我一定要好好教育。”
收了徒弟,易中海便开始了师徒间的教导,这也是他身为师傅的责任。
面对这个论断,大妈并未表示反对。
接着,大妈开口又道:
“我发现柱子最近确实变了很多,何大清跑了以后,他好像脱胎换骨。
刚才那样一个场面,一个十五岁的孩子,硬是维护住了家庭的立场,这份智谋不简单哪。”
大妈是一个聪明的人,纵然今日之事对他们不利,她冷静思考过后发现,柱子这个孩子展现的能力确实出乎意料。
易中海同样刚因军事管制委员会的事情惊魂未定。
此刻大妈这般提醒后,他醒悟过来。
柱子似乎有一些特别之处,但如今已将贾东旭收入门下,他决定优先专注于逐步栽培贾东旭。
至于柱子那边,易中海则暂时观望,毕竟为了自己的将来养老安全,他不愿只把赌注全押在贾东旭身上。
早些时候,他还跟老闫有过交谈,提到柱子似乎去鸿宾楼拜师,未来可能会继续烹饪这条路。
说到厨师这个职业,说实话,对易中海来说有些不值一提。
作为一名高技术专家,他薪水不错,所以饮食无需担忧。
对于大多数人看来还算过得去的厨师,在他眼中也就仅此而已。
相反,若能将贾东旭带在钢铁厂里,待到之后慢慢教导一些技术,哪怕成为一名技工,比起单纯找到一个厨师来养老,无疑更合他的心意。
事实上,即使在原本的情节中,傻柱柱子去世前,易中海对他并未过多关注。
后来贾东旭去世,加之考虑到何大清潜逃多年以及何雨柱收入不错,这才将养老的重心慢慢转移到傻柱这边。
易中海不愧是经验老道之人,立刻为后续事宜拟好了方案:“咱们不去深究,东旭这边我得悉心培养,柱子也一样不可怠慢。
今日之事我们就当一场误会,将来我会准备一桌饭菜,请柱子来品尝,也许就能打开这个结。”
在他看来,同时培养两个徒弟总归多一层保障。
...
贾府内。
经历方才的波折后,贾张氏躲在屋里,心跳仍旧不平静。
过了许久确认周围再无声音后,才缓缓地松了口气。
贾东旭则一脸纠结,问道:“妈妈,我们这样做是否太不讲究道义了?师傅是为我们出面,结果您就那样把他就那么扔下了。”
逃避这件事,确实出自于贾张氏的想法。
此时贾张氏没好气地回应:“你知道个啥?刚才不是柱子告诉咱们了,连军事管辖区都扯出来了,难道你想坐以待毙吗?在这个时代,活命不容易,我们要学会用智慧生存。”
在这个世界,小人物能存活下来,往往都有自己的应对之策。
贾张氏深知自己理亏,本以为倚仗柱子年龄小,但事情闹大之后她再无冒险之心。
然而听见儿子这样的话,贾东旭不免焦虑:“跑了倒是没关系,我师傅呢,他怎么办?”
虽然表面上遵照贾张氏安排拜了易中海为师,但在心底,贾东旭仍保持着善良的本色。
因为易中海选择贾东旭,正是因其善良,这让他更愿意信任对方。
“没事,你那个师傅可是狐狸,聪明得很,他能有什么事呢。”
贾张氏轻撇了一下嘴角,随即开口:“再说,你也别担心师傅会对你留下坏印象。
明天见到他的时候,你要殷勤地打招呼,并道歉说是我拉着你去的。
以他的年岁,应该不会和你太计较!”
这一切她都已考虑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