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了林如海的支持,贾雨村的心稍稍放下了,有了林家做后盾,江苏巡抚不足为据。
那么对于对待应天府不服从的试探,林如海的建议是强硬还击!
作为知府,毕竟高高在上,对应天府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并不了解。所以,在应天府立足,与本地官场的相处,就显得尤为重要。
应天府的不少墙头草都属于欺软怕硬的势利眼,遇到新来的知府,总想着试探试探一番。
贾雨村说起薛蟠案,林如海便问道:“你是想取悦王家,还是打算立威呢?”
贾雨村思考再三的道:“如果能一箭双雕最好,这样可以吧。”
林如海笑道:“我就知道,雨村总是想一劳永逸。”贾雨村听了,一声儿不言语。
此时的贾雨村,刚刚上任,带往应天府的身边人,老的老小的小,在应天府中立足,面对江苏巡抚和本地官场,这开局,着实恶劣。
对于本地官场的试探,贾雨村决定立马狠狠还击,这让墙头草们后续不得不尊重。
林如海对贾雨村更是赞誉有加,不过扬州离得有点远,不方便干预。林如海建议,按照门第来说,还是要团结王家,不过不是王子腾,而是金陵王家。
金陵王家当然还比不上林家,林家还真不一定会看上王家。何况表面上看起来,王仁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
得到林如海的支持,贾雨村的地位稳固了,心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做清官的角度来说,跟林如海好,是唯一的选择。
林如海和贾雨村二人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虽然之前一直有各种小九九,但是贾雨村特地来治病送药触动了林如海。
林如海道:“如果我出事,雨村一定要照顾好我女儿,做她的靠山!”
贾雨村道:“放心,我做黛玉的靠山!”
这话在现代人看来很平常,但在古代却非常不符合交往规则,古人是很含蓄的。贾雨村的真诚,加上林如海的聪明智慧,两人真正交心了。林如海这句话,倒是一句成谶。
如果说面对应天府李卫等人的权谋属于合理利用规则,那直接求救林如海,可就是离经叛道的大胆了。
实际上,林如海的表态,增加了贾雨村的信心。虽然大家都没有明说,但是林如海确实尽力了,自从贾雨村在扬州,林如海和盐商的矛盾,就不绝于耳。
林如海没病的时候,明显占优,但是这生病了,还要帮贾雨村,这是推心置腹的朋友,多多少少影响了与四大家族之间的相处和关系。
贾雨村明白,要与真心朋友合得来,必须真诚。什么对林如海是最需要的,不用说,身体欠下了大量的亏空,贾雨村只能在治疗上尽力地帮忙,但体质虚弱的林如海不可能短时间根除,需要时间来慢慢调理,至于贾雨村的地位,有了林如海支持,他有信心搞定。
关于香菱,林如海给贾家送信,除了感恩贾雨村之外,还有支持正义的想法,不光是劝,还给送了一百两银子,说是买下香菱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