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子兴率领部曲作为贴身亲卫,他能说会道,陪着小孩子走路,这样林妹妹不会有离别的感觉,在中间位置便于保护。
而贾瑞带领的商团,主要是贾家的族人。他们作为钱庄的补充人员,已经学会了基本的算盘,作为先头部队前往钱庄。
贾雨村亲自带领招募的三教九流打手,也集中了一百多个,都是知根知底,要训练他们成为铁血护卫,未来是要杀人的。
皇帝不可信,贵族不可靠,贾雨村还要做林妹妹的靠山,不努力根本不行,没有实力,更是笑话,这个世界不相信眼泪!
之所以离开京都,林如海和贾雨村是有考虑的,他们不相信雍正,更不信内乱会秋毫未犯,林妹妹不能有一点危险。
从造福国家和百姓的角度上看,雍正也不过是一个千方百计、绞尽脑汁、无所不用其极,巩固他个人和他家天下的普通皇帝罢了。
所有官方的描述里,永远都会说这个朝廷,得民心,是正义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红楼朝也是如此,他们也会用很多逻辑来论证这个观点。最著名的也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现在得了天下,说明我得了民心。如果我不得民心,那我肯定得不了天下。
这个逻辑也洗脑了很多人,于是觉得,作为皇帝,很伟大啊,你们朝廷里这些当官的,你们得把皇帝照顾好,不然就让你们下台。
这只是朝廷表面的吹捧,皇帝还真以为自己很伟大。实际上,古代历朝历代,所有的统治者最根本的利益,甚至不是天下,而是皇帝那一大家子人,以及朝廷里那些世袭罔替贵族的权力和利益。
获得民心,是为了打天下,打下天下,是为了皇帝一大家人,以及和他一起造反得江山那一小撮人世世代代可以享受绝对的权力、特权和荣华富贵。
这些人的最终利益,是高度一致的。比如说一个王朝刚开始的时候,只有拥护,才能坐稳位置,才能谈得上世世代代、子子孙孙。
只有地主听话,你才能从他们身上收税,才能让皇帝的一大家人子,和那些封候拜将的功臣们过上好日子。
但到了王朝的中后期,皇帝这一家人越来越多,不光是直系的儿子孙子多,还有各种皇亲国戚,七大姑八大姨。
红楼朝也是如此,贵族分封在全国各地。据统计,宗室的俸禄开支占比极大,几乎达到了国家收入的一半。
功臣的后代、联姻产生的亲戚也越来越多,他们的朋友、学生、奴才、下属等等也会越来越多。比如各地的官员、地主、富商,他们会通过师生、婚姻等关系链接在一起。
到了这时候,朝廷的根本利益,和地主的利益,就出现巨大的冲突了。你要是不搞压迫,那皇帝和大臣们一大家子人就没好日子了。
家族的根本利益,和“工具”的利益冲突了,皇帝会选哪个?这都不用问,非常简单的选择题。几乎所有的皇帝,以及那些柱国大臣,都会采取同一个方法,再苦一苦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