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红楼做清官,做林妹妹的靠山 > 第七十四章 邬先生被罢免

第七十四章 邬先生被罢免

各地的官员如有奏章,通过官方邮递系统送到应天府,汇集收到奏章,登记备案,在转交知府和同知之前又要缩编和誊抄,形成“朝报”,等作出批示,再由分发,还是通过官方邮递系统,一一送交到地方官手里。

所以应天府都会攒下数量惊人的报纸,这些报纸一面写了奏章,但是另一面完好无损,可以高价卖入民间。纸张还属于人工造纸,耗时耗力,纸张价格不菲。

聚餐的费用,主要就是通过出售那些废弃的报纸所得,费用不足的部分又由领导田文镜和邬先生各出十缗补贴。一众人开了个雅间,点菜沽酒、席上吟诗作赋,针砭时弊。

到了半夜,领导喝到兴头上,便派人召歌女前来助兴,好不热闹。他们快活了,但是有人不高兴了,这个人就是王家主。

这群文豪们聚会,王家也想跟去沾沾文气,并捐十缗钱,表示可以将聚会搞得更丰盛一些。但是他一说,田文镜当时就毫不客气得回绝了,乐中既无筝琶筚笛,坐上安有国舍虞比(王家都是恩荫下的闲差)?原是沾了祖宗的光,靠荫补入仕,早早就进入了体制。很被这些参加正儿八经的科举入仕的文人看不起。

文人骂人是真狠,邬先生就差把钱扔到王家的脸上说,我们圈子不跟你这些酒廊饭袋一起玩儿。被羞辱了的王家,不禁恼羞成怒,不让我参加是吧,侮辱我是吧,看我怎么弄你们!

于是他打听了这次聚餐的情况,然后添油加醋,大肆宣扬田文镜等人用公使钱会宾客、召歌女、侮辱圣人。所谓公使钱就是公款,指卖废纸的钱。

侮辱圣人指的是酒桌上作诗“周公孔子驱为奴”,视周公和孔子这两个大圣人为奴仆。没想到这些谣言却传到了御史中丞林如海的耳朵里了。

正好负责纠察百官、肃正朝纲,决定立刻成立专案组,查处这件公款吃喝、伤风败俗的大案。雍正一看,堂堂一群公务员,不仅在上班时间公款吃喝,而且还召妓,不禁雷霆大怒。严办!

必须严办!这场稀松平常的团建,往小了说是公款吃喝、官员自我约束力薄弱,往大了就能上升到朝廷公信力的缺失。官员犯错,有人告上来了(主要是后者),朝廷不给个交代,定很难服众,更是难以堵住御史的嘴。

点背不能怪官场套路深,田文镜没参加,邬先生必贬无疑!无论是公款吃喝,还是公然招妓,其实背后的政见不合,才是被贬的真正原因。

大皇子一手主导,执政大臣全力实施,四大家族等呼应,到了关键之年。雍正和太上皇之间的政治斗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一丁点小事都有可能无限发酵、放大,左右改革的进程,甚至影响政局的稳定。

大皇子是坚决反对新政的。偏偏邬先生身上有着改革派的印迹,他的背后田文镜是改革派的,他自己又是李卫举荐的,因此在四大家族和大皇子觉得邬先生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改革派。

这个改革派分子带头公款吃喝,妥妥地将把柄递到了太上皇一派手中。大皇子此举,意在忠顺王和李卫,处在风口浪尖上的田文镜和邬先生自然就成了拿翻改革派的突破口,扳倒了邬先生,就能动摇田文镜,进而阻止新政的实施。

更重要的是,应天府的这次团建,除了宴请本地同僚外,还请来参加科举的青年文士。这些青年才俊在当时也是雍正新政的忠实拥护者。

清一色的改革派小团体搞团建、侮辱圣人、批评当权派,如何让四王八公不敏感他们的政治觉悟、不疑心他们的思想忠诚?

太上皇又是先发制人,定罪的诏书中有这样一句:闻至治之世,元、凯共朝,不为朋党。结党营私、朋党为患,是每一个皇帝的心病。这意味着改革派全部被清理,邬先生被免去官职,贬为庶人。

江南甄家则高兴地说,这下总算一网打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史记白话文版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立渊传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