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要适合管理的组织或团队,管理者领导力的层次,决定了组织的层次,领导力的高度,决定了组织的高度,领导力的境界,决定了团队的境界,领导力的导向,决定了组织的导向,领导力的局限,也决定了组织的局限。
领导力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关键是,走出小我,成就大我。所谓大我,就是团队。即所带领的团队不仅要能干出成绩,还要培养出一批能力出众的人,如果培养不了人才,证明管理方法还需要改进。
这就是联合船队为什么下属不仅愿意跟着他干,而且下属也有升官发财的机会和空间,只有大道光明,前途明亮,才能成就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
贾雨村知道,任何一个王朝的崩溃除了财政是致命性的,其次就是军事,尤其是保卫中枢的禁军。
一般来说,总结朝廷灭亡教训,总是会往贵族奢侈、清谈、务虚等这些显性因素上去靠,但实际上,和许多王朝一样,红楼朝廷也是因为中央禁军的崩溃。军事制度也是在复制汉魏制度的基础之上加以细化。
初年,宿卫之兵分为七军、五校、翊军、积弩、积射等营,合称为中军。其中,七军由右卫、左卫、前军、后军、左军、右军、骁骑组成。
有前驱、由基、强弩、三部司马,命中、虎贲、羽林、上骑、异力为五督,前卫和右卫情况一样。
七军各置将军一员,最初由中军将军进行统领,后来由领军将军或者中领军统领。其中,左、右将军专掌禁卫,城外其他各军,由护军将军统领。
五校为长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各置校尉一员,领千兵为营,在城内典宿卫。至于积弩、积射二营,则各领二千五百人,由专职将军统领,都是精锐,其职责也是典宿卫。
禁军制度显然更加细化,雍正加强手中的军事砝码,所以就以军制为突破口创建直属的军事力量,比如,在任相国期间,在相国府设置中卫军,分中卫为左右二卫,分别设将军统领营兵,这就是七军中的左右二卫。
多选精兵,自为营卫,当然,出于需要,还设置了骁骑营。禁军组织大体如此。这里必须强调一点,门第社会,清谈成为社会风气,世族及其部曲都巧妙地逃避了兵役,所以,并无成熟的兵役制度。
一般来说,其兵源来源主要有这几种途径,招募、强迫征发、世族豪门的部曲兵、发奴为兵、发犯罪者为兵、抓捕隐匿户口和逃亡者为兵,只要一入军籍,就会永世为兵。
由于军人的社会地位低下,故而军事主调也是一条下行线。至于地方郡兵,为了防止东汉末年州郡割据冲击朝廷的事重演,于是就果断裁撤了州郡的武备,大郡仅配置百人,小郡只有五十人。
说实话,就这些武力还不足以防备盗贼,地方军事体系彻底被抽空。当然,这也是为了防止以世族为主体的地方大员搞割据的事重演,本质上还是为了维护中央集权。
但是,地方同样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武力,尤其是军事重镇,必须派兵防守。所以雍正准备好了,通知各地开始办团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