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刘虞,仁德布于一方;北海孔融,乃孔子传人,心怀汉室。至于世家、民间忠义之人则更数不胜数,何况朕今日得三位壮士相助。待时机合适,登高一呼,定能召集各方忠义之士,重振汉室雄风。”
“至于那董卓,观其势大,实则烈火烹油。朕料定,最多不过半年,董卓必有大败。”
三位家主听闻,频频点头。万峰见刘辩对前事并不怪罪且雄才大略,心中疑虑渐消,但其本就抱着“奇货可居”之心而来,于是此刻隐晦道:“陛下仁厚,吾等深感幸甚。然此番大业若成,不知吾等微末之功,于赏赉之事,陛下作何筹谋?”
刘辩并不生气,能问出此话,证明其已有归心,朗声道:“靖汉忠勇,若助朕兴复汉室,当享封侯之位,永享荣华。受善、立民亦功不可没,当封伯爵,泽被子孙。”
姚仲、陈佑、万峰闻之,忙起身谢恩,伯、侯之位,对比现在,如同天上地下。
姚仲恭敬道:“谢陛下隆恩,吾等定当肝脑涂地,辅佐陛下成就大业。”
陈佑亦道:“陛下厚赐,臣必倾尽全力,不负圣望。”
万峰喜形于色,道:“愿为陛下效命,万死不辞。”
刘辩满意地点点头,说道:“诸位既已心定,当与朕携手共进,共克时艰。”
众人齐声应道:“谨遵陛下旨意。”
刘辩看向刘伯温,又道:“伯温,依你之见,当今该如何?”
刘伯温拱手应道:“陛下,以臣之见,当下董卓势大,姚公等隐匿与陛下之关联,当为明智之举。暗中于上党、太原操练军士,积草屯粮,以待天时,乃万全之策。若董卓遣人来询陛下行踪,便称陛下已转道向东,似是奔冀州而去,寻袁绍援助,可使其迷惑。
至于董卓或袁绍派兵拉拢,则可假意应承,保军政大权于己手,可暂避其锋芒,徐图后计。而对百姓行忠君之教,使心向陛下,实乃固本之方。
陛下北往幽州,姚公等谨遵旨意,留于此地勤加操练,为陛下守好上党、太原之地,静候陛下佳音,以待来日共举大事,复兴汉室!”
刘辩称善。
此时,大事既已商议妥当,气氛也随之稍缓。
佳肴美酒纷纷呈上,刘辩一行数日均以干粮为食,久未享珍馐美馔。念于此,刘辩将目光转向身后的宇文成都,道:“成都,此一路护驾,尔忠勇无畏、不辞辛劳,功绩卓著。今日便一同用餐。”宇文成都闻言,抱拳深躬,言辞恳切道:“陛下隆恩,末将愧不敢当。然末将身负守护陛下之责,此时实在无福享用。”刘辩微微一笑,知其心意坚决,便也不再强劝。
众人见刘辩如此厚待宇文成都,皆感陛下仁厚爱才,心中更生敬意与忠诚,纷纷暗自思忖定当全力辅佐,以报陛下之恩。
于是,刘辩终于在这略添几分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享用这难得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