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朱棣夺得侄儿的皇位,当上永乐大帝,派遣郑和下西洋、南洋,都是伴随着商品贸易,主要是丝绸、瓷器、茶叶等。
史载,郑和第五次出海将前四次的航海费用全部收回。当然郑和舰队七次出海成本巨大,肯定还是赔钱的。
而后面的继承者,没了永乐的气概和能力,干脆再次恢复“禁海”之策。
明代《海澄县志》记载:海外贸易“博利可十倍,故民乐之”。
俗话说:赔钱的买卖没人做,掉脑袋的买卖有人做。
海外贸易丰厚的利润,自然会吸引人以身犯险。
起初出海的是为穷所困的农民,虽然出海走私九死一生,但若成功,立即“脱贫致富”,随之吸引了大家富户的目光。
大家富户建造大船、贿赂官府,雇佣有出海经验的贫民,半公开化出海。
官员得到丰厚贿赂,大家富户博取巨额利润,贫民求得生计,三股势力形成合力,使得民间海外贸易飞速发展。
故此,虽然海禁很严,打击也狠,但屡禁不止。
更有甚者,居然冒充使臣下海贸易。
王逍就曾在《明实录》上看过这样一篇记载:
弘治十四年(1501年),江西李招贴、李廷方与福建周程,私自到爪哇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一带),带领爪哇国王子回广州贸易,又把王子的堪合文书骗取到手,冒充爪哇使臣与明政府贸易,结果文书过期被识破。
他们的货物被没收,但他们一口咬定是爪哇国人,明政府只好将他们移交给爪哇王子,王子仁义没有戳穿他们,三人才没被处死。
明廷要禁,民间要利,一场如同猫捉老鼠的游戏,一直玩到了嘉靖年间。
正德十六年(1521年),因朱厚照病危,大明对“哈密、吐鲁番、佛郎机(葡萄牙)诸国贡使,俱给赏遣回国。”
等到朱厚照驾崩,朱厚熜入京继位,即嘉靖帝。
嘉靖刚刚登基,葡萄牙(佛郎机国)的舰队绕过大半个地球想与明朝政府建立贸易关系。
由于葡萄牙不是朝贡国,大明政府自然不会因葡萄牙改变朝贡制。
于是,中葡之间因明朝的番国满剌加(马六甲)爆发了一场战争。
对葡之战后,大明又经历了日本两股势力争贡的事件,嘉靖头痛不已,索性更加严厉的海禁。
正德朝时宽松的海禁制度,使得民间获利良多,民间已发展成海商集团,再行严格的海禁制必然导致民间强烈的抵抗。
民间非法出海的海商如果被明军抓到,不是问斩就是投入监牢受尽折磨,逼上梁山的海商们开始全副武装进行走私。
有些倒霉的海商出海总是碰到明海军缉私,只好弃货逃跑,最终干起打劫其他海商的海盗勾当。
但在大明朝廷的眼里,他们不是逆贼就是海盗,自然都是要被清除的对象。
-----------------
“公子,能不能请你做我的……做我的……老师?”
项老二的话,让思绪飘忽的王逍清醒过来,顿时疑惑地道:
“你要拜我为师?”
项老二本意是想让王逍做他的茶庄顾问,类似衙门里的“师爷”角色,不过听到王逍误解的话,干脆一咬牙作势下拜,王逍赶紧阻止。
“你说的应该是顾问……师爷吧?”王逍这时也反应了过来。
“对,对,不过若能拜公子为师,也是在下的荣幸。”
王逍摆了摆手,心道:“项老爹是老狐狸,项老二做生意更是狐狸,决不能被他们缠住。”于是开口道:
“我可比你小,再说,我也没啥能教你的。”
“公子谦虚了,达者为师嘛。”项老二讪讪的道。
“算了,项老爹还要我教你们项家的小子,我正头疼呢。”
项老二眼珠转了转,“要不公子随我去永嘉场,平日里指点下我的小生意。”
王逍顿时来了兴趣,却听项老二继续道:
“私下有时间的话,再指点一下我家承礼。”
项老二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地咳了声,赶紧补充道:
“保证不会亏待公子,并且一切随公子心意。”
王逍愣愣地看着对方,看的项老二有些尴尬和忐忑。
“行啊,你先说服你老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