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翻页的手指忽然停住,目光定格在了“吕端大事不糊涂”这一篇章上,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共鸣。
片刻之后,孙传庭合上书本,抬头望向黑衣男子,眼中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光芒。
“你来了,正好,我对这书中的吕端有些感悟,想与你探讨一番。”
黑衣男子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缓缓走到孙传庭身旁。
“吕端?此人确是历史上的有名气、有智慧的人物。不过,孙大人,你我之间的立场似乎并不那么一致。你推崇的新政,我可是持反对意见的。”
孙传庭微微一笑,并未因黑衣男子的反对而动摇。
“我明白你的立场,但我想,即便立场不同,我们也能从历史的智慧中找到共鸣。吕端在大事上的清醒和坚定,不正是我们面对困境时应有的态度吗?他能够在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决策。这种智慧,是对历史的借鉴。”
黑衣男子沉吟片刻,不得不承认孙传庭的话有些道理。
“你说得没错,吕端确实是个聪明人。但你可知道,他之所以能在大事上不糊涂,是因为他对时局的深刻理解和精准判断。而你推行的新政,我认为并不符合当前的时局。新政的实施,需要考虑到大明的实际情况,以及大多数人的利益。我担心的是,新政可能会给大明带来不必要的动荡。”
孙传庭点头,表示理解黑衣男子的担忧。
“我明白你的顾虑。但我认为,新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时间和努力来逐步完善的。吕端在面对复杂局势时,也是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才最终取得了成功。”
黑衣男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尽管他仍然反对新政,但他欣赏孙传庭的坦诚和勇气。
于是,两人开始了一整天的深入探讨。
他们从吕端的智慧谈到新政的推行,从历史的经验谈到现实的挑战。
孙传庭详细阐述了新政的理念和目标,以及他对于大明未来发展的设想。黑衣男子则提出了自己对于新政的担忧和反对意见,两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辩论。
起初,他们的讨论还颇为平和,彼此都试图以理服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话题逐渐变得尖锐,两人的语气也开始变得激烈。
“孙大人,你所说的新政,不过是纸上谈兵!”
黑衣男子的声音突然提高,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不满,“你根本没有考虑到大明的实际情况,只是一味地追求改革!”
孙传庭闻言,眉头紧锁,他没想到黑衣男子会如此激动。
“我并非纸上谈兵,而是基于对大明未来的深思熟虑。我相信,新政能够为大明带来长远的利益。”
“长远的利益?哼!你只看到了表面的光鲜,却忽略了背后的风险!”黑衣男子的语气更加激烈,他的手指紧紧地扣着桌沿,“一旦新政失败,大明将陷入更深的困境,人民也将承受更多的苦难!”
孙传庭的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他无法理解黑衣男子为何如此固执。
“风险总是存在的,但我们不能因为风险就放弃改革。只有勇于尝试,才能找到适合大明发展的新道路!”
两人的声音越来越高,气氛变得紧张而压抑。
他们彼此都试图说服对方,但却发现对方的立场如此坚定,无法动摇。
“你简直是在胡闹!”黑衣男子猛地一拍桌子,怒视着孙传庭,“你的新政只会让大明陷入混乱,让人民受苦!”
孙传庭也拍了一下桌子,站起身来,与黑衣男子对视。“我并非在胡闹,而是在为大明的未来负责。我相信,新政能够为大明带来繁荣与安宁!”
两人的情绪都达到了顶点,他们彼此都无法容忍对方的观点。
黑衣男子冷冷地看了孙传庭一眼,转身离去,留下孙传庭独自一人在原地,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愤懑。
又过了一天,晨曦初露,紫禁城的琉璃瓦在晨光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早朝的大殿上,气氛异常凝重,群臣列队而立,神色各异。
孙传庭无诏回京的消息,如同野火般在朝臣间迅速蔓延,此刻,终于有人将它带上了早朝的议程。
一位身着华服的大臣,手持笏板,步伐沉稳地走出队列。
“陛下,臣有本要奏。”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清晰而坚定。
朱翊钧坐在龙椅上,面容威严,但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
他并未料到,今日的早朝,竟会有人弹劾孙传庭,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回来。
“说吧,何事?”朱翊钧的声音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陛下,孙传庭大人无诏回京,此乃大忌。朝廷有朝廷的规矩,大臣岂能擅自行动?此风不可长,否则,朝堂之上,将无人再遵规守纪。”
阎凌的话语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朱翊钧闻言,心中一沉。他确实未曾料到孙传庭会如此行事,但更令他担忧的是,朝臣们对此事的反应。
他深知,朝堂之上,风起云涌,每一件事都可能成为改变局势的契机。
“孙传庭为何无诏回京?此事可有缘由?”
朱翊钧的声音依旧沉稳,但眼中却闪过一丝疑虑。
“陛下,缘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孙传庭大人违反了朝廷的规矩。若此风一长,朝廷将何以立足?陛下又何以服众?”他的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朱翊钧沉默片刻,,朝堂之上,规矩大于天,任何人都不得擅自破坏。
但孙传庭,这位他一向倚重的大臣,究竟为何会如此行事?
“此事,朕需要调查清楚。在事情未明之前,不可妄下结论。”
朱翊钧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然而,大臣们却并未因此而退缩。他们深知今日之事,关乎朝堂的规矩。
“陛下,规矩不可破。孙传庭大人无诏回京,已是事实。若陛下不加以处置,何以服众?何以维护朝堂的规矩?”
另一位大臣也走出队列,赶紧跪下。
朱翊钧感到压力倍增,朝臣们的态度已经十分明确,他们要求他处置孙传庭,以维护朝堂的规矩和他的权威。
“此事,朕会慎重考虑。在事情未明之前,任何人都不得妄下结论。”
朱翊钧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无奈。
早朝继续进行,但气氛却愈发凝重。朝臣们各怀心思,朱翊钧则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今日之事,关乎重大。
他必须做出明智的决策,既要维护朝堂的规矩和权威,又要考虑孙传庭的立场和感受。
随着早朝的结束,朱翊钧回到了御书房。
他坐在龙椅上,凝视着窗外的天空,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陛下,您打算如何处理此事?”
陈矩原本不想冒犯,但是还是问了出来。
朱翊钧沉默片刻,然后缓缓说道:
“朕会调查清楚此事。在事情未明之前,不可妄下结论。但无论结果如何,朕都会维护朝堂的规矩和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