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朕,崇祯挽救大明 > 第122章 人心

第122章 人心

吴又可在室内踱步,焦躁难安,瘟神肆虐之景,实属罕见,山西疫情初定,却又遭此变故,四百余病患散落乡间,若不及时收网,后果实难预料。

"大人洞若观火,在下稍安勿躁,即刻亲赴前线。"

洪承畴语带愠怒,字句间似有金石之音。

世人愚昧,易随风起舞,朝廷仁政常被误解为理所应当,稍有怠慢,便招致非议。

洪承畴心潮澎湃,誓要斩断这股歪风邪气,否则隔离区一旦失控,他恐难辞其咎。

与孙传庭密议后,洪承畴自太原急调铁骑三千,以雷霆之势,持名单缉拿病患,口罩掩面,全副武装,誓在两日内一网打尽,违抗者,格杀勿论!

同时,民壮云集,重症村落尽皆封锁,化为观察重地,抗疫之路,血色弥漫。

三日之后,二百八十二病患束手就擒,百余人因顽抗而殒命,余者匿迹,终难逃天网恢恢,命丧黄泉。

洪承畴怒不可遏,下令斩尽擒归之众,焚尸深埋,以儆效尤。

随后,洪承畴携此铁血成果,巡视各隔离区,每至一处,皆是凛然之姿,与前之沉稳判若两人。

病患闻讯而出,步履蹒跚,腹饥病困,犹自怨言载道。

"太平关之乱,叛兵患攻士兵,伤医者,封村镇,本官已依律严惩,以儆效尤!

今后,凡有违抗疫令者,皆以此为例,格杀勿论!"

洪承畴之声,如寒冰刺骨,震慑全场。

百姓闻之,噤若寒蝉,人性之弱,可见一斑。

感恩之心,或存于腹,唯温饱方显其真。

"静听吾言!本官此行,一为惩戒,二欲问心。尔等良知,莫非已失?"

洪承畴言辞犀利,前所未有。

昔日信仰,今已动摇,人心之复杂,非帝王一言可蔽之。

"国库之丰,四百八十万两,而抗疫所耗,远超此数。朝廷之恩,尔等何曾铭记?"

言罢,洪承畴心中五味杂陈,对世态炎凉,有了更深体悟。

八百万两白银,或更巨之资,陛下不惜国帑,鼎力相援,尔等岂能不念皇恩,反行悖逆之举?

莫非仅因腹中饥饿乎?

忆往昔,此地哀鸿遍野,生灵涂炭,树皮草根皆成珍馐,饿殍遍野。

反观今朝,疫区之内,朝廷力保无饿殍之患,何其仁德!

尔等行径,实乃忘恩负义,无耻之尤!洪承畴怒发冲冠,斥问声震四野,其痛心疾首,皆因见朝堂上下,医者仁心,皆付诸东流。

“大人息怒,保重身体。”吴又可适时现身,温言相劝,他深知洪承畴肩扛千斤重担,乱世用重典,亦是无奈之举。

他虽为江湖郎中,亦感责任重大,唯愿洪承畴勿因怒失智,累及无辜。

洪承畴闻言,怒气稍敛,转而深邃凝视。

此时,病患之中,一人跪倒,如多米诺骨牌,众人纷纷效仿,跪满一地。

此情此景,洪承畴心中五味杂陈。

“朝廷亦有难言之隐,粮食短缺,非独尔等。

本官、吴医师及守土将士,皆同舟共济,共度时艰。

陛下忧心如焚,更胜尔等。望尔等体谅,静待转机。

然,若有再犯,定严惩不贷!”

洪承畴一番肺腑之言,掷地有声,随即与吴又可交换眼神,转身离去。

此番风波,幸得及时平息,未酿大祸。洪承畴之行,实乃借题发挥,一吐胸中块垒。

“大人今日言辞滔滔,实属罕见。”吴又可轻声笑道,眼中闪烁着对洪承畴的敬佩。

“瘟神肆虐,本官恐误国事,不得不急。”

洪承畴苦笑回应,随即话锋一转,“吴医师此来,莫非又有妙策?”

“正是,下官新得一法,或可遏制瘟病蔓延。”

吴又可自信满满,二人并肩而行,共谋防疫大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乾末年:渲染红色天下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九重天续历史讲台:你想当皇帝吗?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秦末之霸王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