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眼下需要自己投喂的人又多了一个。
陈清感受着电话里头应春木带着谄媚的语气,对此的解读就是这样的。
应春木作为诗歌部的编辑自然是知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概念;他怕陈清误会,连忙解释道:
“这个比赛目前还没有开始,原本写诗这种事情就得靠灵感。
我的建议是这段时间可以试着搜集搜集灵感什么的,到时候就有东西写,有东西感悟了。”
陈清写诗就厉害在写的诗歌是有内容的,借着一个意象去诉说着一些他所感悟到的道理,这是他不同于一般诗人的点,也是不同预算世界的点。
在应老师的印象当中,能够这么写诗的人很少。
接着寒暄了几句,陈清挂断了电话。
还没等他休息够,田守义的电话紧接着打了进来。
他并没有和应春木一样那种寒暄,而是直奔主题:“这段时间有空吗,句芒想要洽谈《活着》的影视版权,拜托了作协过来一起洽谈。”
陈清没有想到居然来的这么快,只是为什么会牵扯到作协:“这个……作协会介入吗?”
“这种版权的洽谈一般来讲作协是要在场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监管的,主要是保障作者权益以及作品版权等等,算是一个见证人。
不过这种事情关键还在意作者的第一意愿。”田守义知道陈清不懂,所以开始解释了起来。
“作者的第一意愿就是作者是否想把作品影视化的意愿,是否有意愿把影视化交给第三方公司。包括后期的编剧以及剧情走向等等,这里面基本上都会以作者的第一意愿为主。
包括在拍摄的过程当中,原著作者随时都可以叫停。”
“这作者的权利也太大了吧。”陈清有点震惊,他没有见到过原著作者会有这般强大的权利。
大体上作者把版权卖出去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和他没有什么关系了。
如果说作品被人胡乱折腾,作者也只能提出反对的意见,而这个反对的意见别人可以选择忽略。
田守义嘿嘿笑了一下,他知道陈清的感叹:“一般程度上呢,作者的权利是有的,但是没有那么大。”
他补充了一句但是。
陈清没有说话,他等待着这个“但是”后面的内容。
“《活着》不是一本简单的书,你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作者对吗。”田守义盘算了一下目前陈清取得的成就,说白了,年少成名的天才,在这般声名显赫之下,他自然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别人穷尽一生说不定都写不出一本合适被影视版改变的书出来,即便是他们写出来了,作品的质量都不见得能够过关。”
田守义接着说了一句你是解释,这句话有一种莫名的感染力,就连田守义自己都觉得有一种魄力感。
“好的作品没有人愿意埋没它,不管是谁都是无比认真的对待,更别说是《活着》这种。所以你大可以给出几个时间,我们几方商定一下具体时间。”
最后,时间决定在了这周四。
这回挂断电话之后,陈清的心显得尤为激动,比起应老师问自己要稿件都要来的刺激。
有一种看着自己孩子立马长大结婚生子的感觉,这在某种程度上有点类似于为人父母的视角。
一时间,陈清显得更是胸中情绪激荡。
老陈同志散步回来,雨果看到陈清在家里激动的叫了一声,而后便是老陈同志的询问。
知子莫如父,他看出了自己儿子的情绪不错,询问之下得到了儿子写的书要被拍成电影的答案,不由得开始在客厅大声喊起宋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