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考试柳泉没有耽误时间,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回答完了七道题。
然后交上试卷,继续他的梦周公。
监考官收卷的时候,讶异的看了柳泉一眼,这是整个考场第一个交卷的人。
本以为是个心浮气躁的考生,可低头看了一眼柳泉的试卷。
用笔流畅圆转,结体婉丽飘逸。
且不说内容如何,但是这字就让人十分赏心悦目。
监考官又多看了柳泉一眼。
字如其人,相貌堂堂。
他把试卷递给身后弥封官,又多嘱咐了一句。
“收好!”
时间来到了八月十二,柳泉几乎睡了三天。
中间和萱儿通了一次话,可惜只能听萱儿讲话,聊的并不过瘾。
第二场考的内容是“论”一道,三百字以上。
论其实就是论述题,题目多出自《四书四经》,偶尔也会从其他地方出一些。
“判语”五条:诏、诰、表、内科任选一道。
诏诰表是入仕后才会用的的文体,诏和诰是翰林官经常用到的,尤其是负责文武官员诰敕的词臣,更是时时用到。
表是一种章奏形式,一般节日或大事恭贺会用到,简单说就是拍马屁时用的。
判语则是判案时所用的判文。
如果说第一场经义是务虚,这一场就是当官后需要用到的专业技能了。
“论”的题目是:
“君正,莫不正。”
柳泉看到这个题目又忍不住笑了出来。
好家伙,你们这些出题人挺能阴阳怪气啊。
判语五条,柳泉选的是“判”。
题目是:“狱囚脱监及反狱在逃。”
要回答好这一题,需要对大靖朝的律法十分熟悉才可以,而这恰好是柳泉的强项。
杨修送给他的大靖朝律法,柳泉可是倒背如流。
这一次题量少了,柳泉回答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那位监考官不自觉的走到柳泉身边,站在不远处看着柳泉。
当别的学子还在抓耳挠腮,苦思冥想的时候。
柳泉却思如泉涌,挥洒自如。
不到一个时辰,柳泉又申请交卷了。
监考官走过去,这次直接拿起了试卷看了起来,并没有交给身后的弥封官。
他对这个考生的印象不错,可是仅仅一个时辰就答完了试卷,内容必然有些疏漏。
他想先看一遍,如果有不得体的地方,先暂缓收卷,虽然不主动给他指出来,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提醒了。
可是他看了一会,忍不住一拍大腿。
身后的弥封官忍不住大声咳嗽一声,如果监考官对试卷出言评价,算是违背考场规矩了。
监考官自知失态,强行咽下去了到了嗓子边的溢美之词。
他把试卷交给身后的弥封官,在柳泉面前踱步了一会,仍旧觉得不过瘾,忽的上前一把抓住柳泉的手掌,对着他使劲点头。
意思好像是在说,“好小子,好小子!”
柳泉嘴角一抽,你们好像都喜欢抓我的手。
应付过去了对着柳泉表达浓厚情绪的监考官,柳泉继续开始了他的梦周公生活。
不过这次却常常被打扰。
乡试到了中场,开始有学子体力不支,又或意识到今年可能又是白来一趟,陆续开始有晕倒或者昏死过去的学子被抬了出去。
柳泉闭上眼睛,甚至感受到了贡院的上空飘荡着几只魂魄,无一例外都带着浓浓的执念。
可是柳泉却感受到这些魂魄在飞速消散,那些不甘的念头好像越来越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