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将不得上朝听政,把武将排除朝堂之外,这说法实在有点离谱。
就算因为五代十国的缘故,不给武将兵权可以理解,但连听政都不行,那么这些武将和士兵,都不知为了什么要保卫家国。
赵德昭自问,如果自己不是成了赵德昭而是一名武将的话,恐怕直接罢工,解甲归田。
这武将爱谁当就谁当。
北宋是文人巅峰是不假,但武将是真的惨,将不识兵,兵不识将不说,居然还要被没打过仗的文人瞎指挥打仗。
这谁受得了,换谁来当武将都憋屈。
但既然自己登上了北宋的皇位,应当要改变,虽然不能再让武将的权力超过文臣,但起码不能再让文臣管理武将,而是可以各管各的。
文治世,武邦国,形成一种平衡。
赵德昭虽然不知自己死后,大宋王朝会怎么样,但至少在自己还在位的时候,不至于让武将如此憋屈的保家卫国。
“陛下,我与中丞不是这意思,陛下乃九五之尊,自是有权利变更规矩,但老臣还请陛下慎重考虑下。”卢多逊语气有些沉重道。
“请陛下慎重!”文臣们齐齐下跪朝赵德昭喊道。
“够了!”赵德昭一拍桌子,起身道:“朕已经慎重考虑过才会这样选择。”
“你们可否只知道,不久前满城之战,宋军能大获全胜,你们可知是什么原因?”
“是因为辽军太弱,还是觉得大宋众将士太强?”
“怎么,现在没人说话了。”赵德昭质问道。
“那朕告诉你们,不是因为辽军弱,也不是宋军强,而是此次南下的主帅,是一位不懂战事的郎中所统领,如果是辽国大将耶律休哥带兵布阵。”
“恐怕早已经攻破满城,长驱直入的攻入汴京,你等还能气定神闲的跟我说话?”
“你等好好想想吧,是何人不畏生死,长年守在边境,让你们这群士大夫,能安静的读圣贤书。”
“所以,就因为过去,而忘了将士们的付出,你们与忘恩负义的伪君子有什么区别。”
“大宋建国二十年了,我们应当往前看,而不是只顾过去,现在边境的黎民百姓还在受苦受难,你等就因为过去,防武将就像防辽军一样,那么怕吗?”
“这样下去,别说收回燕云十六州,恐怕以后连满城都防不住。”
赵德昭走下台阶,来到众人目前,慷慨解说起来。
同时大声指责起百官们。
“多谢陛下理解,我等誓死追随陛下,保卫大宋,收复国土。”曹彬和潘美被赵德昭说的,情绪都激动起来,立马下跪表忠道。
“都起身吧。”赵德昭一副很失望的模样回到皇位坐下。
“是,陛下。”卢多逊等人被赵德昭说的有些不好意思的起身。
“唉!卢相公,张中丞,你等担忧朕懂。”赵德昭语气缓和下来慢慢道。
“你们都是经历过两朝,怕武人跋扈朕理解,但大宋建国二十年,你们可以相互交谈,只有沟通才能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