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椭圆形的小东西也就是和小螳螂相似的体长,而且只会摆动有些尖细的头部,移动很缓慢。
都不太需要格外费力,就可以轻易捉住。
小东西的外壳很光滑,但不甚坚硬。稍稍用力,捕捉足胫节上的端刺就扎进了外壳,紧着就和享用其余肉食一样了。
小东西的味道和飞蛾幼虫极端相似,只是肉质更紧致一些。
如果不是外形相差太多,它都会认为它在吃着飞蛾幼虫了,难道飞蛾幼虫会变化?
也许吧,飞蛾成虫还有翅膀呢,真厉害,飞蛾会的真多。
嗯,真好,真好吃……
被小螳螂命名为飞蛾幼虫Ⅱ的昆虫不是那么容易找到,主要是它们太懒了,总是不动,很难被发现,在3/0期进化过程中只贡献了5只。
……
啪~,啪~,
小螳螂紧跟着一只10厘米左右的蜈蚣落地。
唰~~~,唰~~~,
踩在堆积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枯叶上,蜈蚣拼命的滑动密密麻麻的步行足,向前逃命,企图通过足多,更善于在枯叶上爬行来逃离追捕。
可是,紧随身后的爬动声,像催命的锣声,从未远离。
当发现枯叶并不能降低小螳螂的速度时,蜈蚣快速的爬上了一段挡路树根,打算利用树根的阻挡,拉开距离,然后就找地方扎进枯叶中,利用蜈蚣更善于下钻的优势摆脱捕食者。
蜈蚣的希望又落空了,如果蜈蚣长有后眼,一定可以看到小螳螂那精彩的表演。
只见一只体长还要稍稍超过蜈蚣的墨绿色螳螂,精准的计算好距离,前肢猛地搭在树根边缘,一对后足收起,中足微弯,前肢用力,中足蹬直,起跳,越过树根,腹部高高抬起,紧接着后足最先着落,略弯,中足随之落地,两对步行足一起发力,继续向前快速爬行。
不仅没有因为树根的阻挡,而被拉开距离,反而因出色的“身手”而大大靠近了蜈蚣,仅有一爪之距了。
在蜈蚣还没有察觉到的时候,小螳螂一爪虭在蜈蚣尾部,制止了蜈蚣继续往前爬。
蜈蚣调转身形,返身冲向小螳螂,一对毒肢如剪刀一般反冲向小螳螂腹部。
钳住蜈蚣的左前肢,小螳螂猛地向左侧扯动,带动蜈蚣向左滑动,完美解决蜈蚣的攻势。
紧接着,悬空的右前肢划开一个微小的弧度,准确的钩在蜈蚣第二环节与第三环节中间的连接处。
嗞~,嗞~,如利刃扎进鲜肉的声音传来。
哗~,哗~,蜈蚣扭动所有环节,摩擦着身下枯叶,希冀摆脱控制。
小螳螂不为所动,下颚抵近蜈蚣头部,狠狠的撕开头部甲壳,夹住粉嫩的肉,快速咀嚼,吞咽。
随着小螳螂的进食,蜈蚣扭动的身体渐渐停止,僵直。
简简单单的吃过一份起床餐,小螳螂开始了一天的锻炼。
此时的小螳螂已经是7/0期了,体长达到了夸张的11厘米。为了更多的食物,它离开了当初卵鞘着陆的河边,向着森林内部行进不知多远。
一路爬来,小螳螂保持着平均8-10天的速度成长一龄期。
在它思考出的锻炼方法下,每个龄期都保持着,超出它种族传承记忆的极限成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