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年,十月初一。
凌云观,
那只是对外的称呼。
哪有道观存在,分明是一座工业小城。
俯瞰围山而圈的城墙内里,规划整齐,秩序井然,如火如荼。
远山一座座高炉,日夜不停地冒着黑烟,白烟;
一座座工坊叮叮当当,也不知在忙些什么;
城门口各种运原料的大车根本就没停过,可惜无一车一人能进的了城内,人家自有内城驳运大队。
今日是个大日子!
朝阳初升,
无数车马行人从云冈这座小县城驶出,他们都有共同的目标,凌云观。
有些甚至已在城里住了一个多月;
有些风尘仆仆才到此地一两日;
也有些等不耐烦骂骂咧咧退走。
身份尊贵者不乏皇亲国戚,落魄者有鞋子都破了的市井小商贩,
这些人共同组成了迁徙大队。
好在云冈县城离凌云观也就数里,天气不冷不热。
一辆宽大马车内,男男女女坐了好几人,外面更有几位骑马随扈。
周奎骂骂咧咧,
“这凌云观真是岂有此理,我等远道而来,居然让咱们在小县城争抢住处,委实托大!”
“爹,咱们好歹也占了一方大宅,并不委屈。”
说话的是周皇后,此时一副富家小姐装扮,面纱掩面。
她这爹愈发倚老卖老,从最初的谨小慎微,到一路相处久了,不敬之意日盛。
崇祯此番也是皇亲国戚的打扮,身份便是国丈的儿子,
亦真亦假。
张嫣则一副男儿装扮,只是太过惹眼,实在是世上找不出这等俊俏公子。
待到了城墙外百丈处的巨大开阔地,
好家伙,
这怕不是有近2000人!
刨开随扈、家眷、账房管事,正主怎么地也有3-5百吧。
“所有人在此等候!”
“符合简章第一条的,率先入城~”
有道人骑在马上吆喝。
崇祯几人从车厢下来,与其他人一样,都在眺望这高耸灰墙。
“就这样的墙被火炮铆足劲轰,丝毫不惧?”
“高是高了些,可也没见这墙多奇特啊,难道里面包了铁不成?”
“那倒未必,你们看,城门附近那几处脸盆大的新印记,必然是做过修补。”
“这反倒说明传言不虚,真是被炮轰过,看来这墙结实着呢!”
议论声不绝于耳。
公子哥扮相的朱由检目光灼灼,
城头有20来个道人,三丈一人,身背4尺来长的火枪,笔挺如松,目不斜视。
城门接收外来原材料的工作并未受丁点影响,
验货,驳运去那种奇特的四轮大车,就地领银子,空车走人。
极为效率。
仅等待第一波缴纳黄金的80余组,200来商人团队登记入城这一刻钟的功夫,
崇祯细数有四辆牛车,6000余斤的矿石交割入城,而路上还有源源不断这样的运货车。
“这一日怕是要收纳几十万斤的材料入城!”
“难怪会引起地方上的觊觎。”
张嫣指了指货物交割那道门下堆积成山的银子,
“每辆车皆钱货两清,倒与条幅上诚信二字登对。”
周奎眼冒星星,吃味道,
“这般张扬,也不怕被人抢了去~”
崇祯苦道,
“那也得有那个本事啊。”
恰此时有道人吆喝,
“符合招商第二条者,登记入城!”
随着人群动身,崇祯头皮发麻,恨声道,
“竟如此之多?”
能不气嘛,这些可都是官僚、权贵的嫡系啊!
而大明律规定,官身功名之家不得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