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成帝喜怒不形于色,随手取一根放在地形图上的棍子,指着那些黄色的小旗道:“说一说这些藩王吧,他们的实力如何?”
冷祭此刻心中对陛下更是敬仰,陛下只是换种表达方式,所表达的意思还是一样,与其让大家胡乱猜测谁可能造反,还不如问各个诸侯实力如何,只要有对抗朝廷的实力,那就得敲打。
下面的人听了也更能接受,更方便表达自己的意思,我可没说你可能造反,只是给陛下说一说你的实力而已。
百里空城一听陛下这么问,只是问实力,又不是问我谁会造反,既然这样那就好说了,我只要把诸侯实力好生分析,剩下的交给陛下决断,毕竟事关藩王,哪怕身为军部首辅,也得小心翼翼。
百里空城答道:“太祖皇帝开国之后分封七个异姓王,十八个国公,三十六侯,一百零八伯。”
“之后玄英宗时期遭遇沙井之变,禁军全军覆没,狼族数十万攻入长城,北方遍地狼烟,国朝累如危卵,其中四个异姓王居然不听从朝廷号令,挟兵自重。”
“后来英宗禅位,武宗上位,有些贵族更是心怀不轨,更有甚者,趁武宗御驾亲征之际,居然派兵攻打京师,真是无法无天。”
“武宗背水一战,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用火炮炸死了狼王,打败了入侵的狼族大军,屠戮十余万铸造京观。”
“武宗秋后算账,杀了四个异姓王,又封了一个闽南王,诸多公侯伯贵族被武宗杀的杀,关的关,贬的贬,流放的流放。”
“自此,开国勋贵少了七成,后来武宗又封了一批,但是人数只恢复到开国勋贵的五成左右。”
天成帝回想这段历史,厉声道:“疾风知劲草,坦荡识忠臣,在国朝危难之时,没有想着如何渡过难关,却还想着明哲保身,和外族眉来眼去,更有甚者,还有谋逆之心,该杀。”
百里空城继续道:“现在有封地的藩王有九人,分别是四大异姓王:凉王褚立中,辽东王于啸雨,镇南王沐晨波,闽南王安新。”
“还有陛下的子嗣,大皇子魏王易浩炆,三皇子齐王易浩铭,五皇子蜀王易浩珖,六皇子琼州王易浩柘,九皇子西南王易浩然。”
“这里面实力最强的是凉王,凉王府经营凉州两百多年,管控着西域的贸易路线,财富惊人,而且凉州兵马悍勇,历代凉王都励精图治。”
“凉王褚立中也是身经百战之辈,二十五年前,带着凉州兵马跟随陛下血战长城三年,天成二年,西域诸国暴乱,不服王化,又率领本部五万兵马五万禁军将士平乱,大战两年,牺牲两万将士,平定西域。”
“四年前,宁夏回乱,出兵两万策应朝廷大军,历时三月,平定回乱,细看凉王一生,可谓是战功赫赫。”
“凉王用兵,善于隐忍,谋而后动,动则必攻敌七寸,凉王府拥兵五万,其中两万驻扎在西域,镇压西域诸国,两万在自己封地内,还有一万驻扎于西域的门户玉门关。”
天成帝边听百里空城的分析,又看着面前的沙盘,把目光盯着凉王的地盘,随后又投向嘉峪关和兰州城,百里空城瞬间明白天成帝的意思。
百里空城道:“陛下,嘉峪关驻守禁军一万,边军三万,由历代祁青侯镇守,现在的祁青侯是冯永望,乃第一代祁青侯冯不败第十三代子孙。”
天成帝闻言点点头道:“嗯,我知道,当年太祖皇帝为了抗击狼族,派大将祁青伯冯不败来此,冯老将军最后选定此处建关。”
“太祖皇帝巡视此处,大感震撼,感其功绩,加封祁青伯冯不败为祁青侯,后世十几代祁青侯不停的加固建设此关,已经是天下雄关,几百年来,为稳定西域,抗击狼族发挥重要的作用。”
百里空城也感叹道:“嘉峪关有如此雄姿,冯不败老将军功不可没啊。”
感慨两句,缅怀一下,当然要接着说正事,百里空城明白天成帝担心什么,道:“嘉峪关是朝廷跟西域的门户,朝廷一直都重兵把手,现在的祁青侯冯永望也是熟谙军伍之人,有他坐镇嘉峪关,也能称得上铜墙铁壁。”
“嘉峪关再往西九百里,是凉王控制的玉门关,驻兵一万,那边汉民少,各种军械补给要靠凉王府输送,但是不管凉王出西域,还是从西域回凉州府,都必须经过嘉峪关。”
“四年前,宁夏回乱平定,微臣受命巡视西北边防,在嘉峪关住了半月,认真查勘了嘉峪关兵力布防,没有二十万精兵,绝对拿不下嘉峪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