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成帝做恶梦出了一身冷汗,好好泡了个热水澡,在浴池里闭目养神,回想着刚才的梦境,却百思不得其解。
旁边有两个宫女在小心翼翼的伺候着,一个在按着他头上的穴位,一个在捏着他的肩膀。
过了一个时辰,天成帝面无表情的来到御书房门口,此时国师张云山已经在御书房等待片刻。
天成帝对着红叶道:“在外面守着,没有朕的允许,不得进来。”
张云山年过半百,一头黑白相间的头发束起,用一根玉簪固定住,穿着一身道袍,手拿拂尘,留着山羊胡子,面色却有些晦暗,时刻带着一些微笑,显的仙风道骨,让人见了就会产生亲近之感
看到天成帝来了,连忙躬身行礼,天成帝抬头看了一眼国师,却是大吃一惊,脸色一变道:“国师最近怎会如此?半年之前朕见你还是面色红润,满头黑发油光发亮。”
“怎么半年不见,头发居然白了一半,而且光彩不在,脸色晦暗,莫非云山观出了什么状况,到底发生什么事了?还是下面的人照顾不周?”
国师张云山淡淡说道:“劳烦陛下挂念,观中一切都好,至于贫道现在这个样子,也是说来话长。”
天成帝点点头,有些心疼,对于张云山,他颇为敬重,两人结交有三十年。
国师张云山又称云山居士,熟读各派经史典籍,精通奇门遁甲,五行八卦,堪舆术,能夜观星象,有神鬼莫测决算未来之能。
天成帝道:“近来国事繁忙,到有些日子没去找国师叨唠了。”
张云山道:“陛下乃是九州共主,当以国事为重,陛下册封贫道为国师,贫道自当为国朝解忧。”
天成帝道:“听闻云山观已经闭观三月,国师每天都在白日算卦,晚上在皓月当空之时,登顶夜观星象,国师从这八卦和星象之中看出了什么?”
张云山一听,收起职业性的微笑,拂尘左右一甩,严肃的说道:“陛下,今天如若不召见贫道,贫道也要在最近几天请求面圣。”
天成帝有些疑惑,自己继位二十多年,这国师从来没有主动找过自己,没想到这次居然要主动觐见。
于是问道:“国师是发现什么,要禀报于朕?”
张云山还是一脸严肃,道:“不错,陛下,最近百日,贫道白日推算,夜观星象,国朝将迎来千年未有之变局。”
天成帝脸色一变,对于国师张云山的占卜水平他是知道的,这绝不是无的放矢。
天成帝不由得坐直了身子,谨慎的问道:“千年变局?国师是否有些夸大其词?”
张云山回答道:“陛下,方外之人不打诳语,而且就在这最近几十年发生,短则三五年,长则一二十年,必有影响天下的大事发生,如若不做准备,必将有亡天下的可能。”
说完,拂尘一甩,国师张云山竟然跪了下来,他被封为国师之后,本是不用跪的,此刻却跪在天成帝面前。
天成帝心中更加震惊了,这国师居然说的是亡天下,而不是亡国,亡天下比亡国可怕多了。
自古朝代更替,社稷兴衰,乃轮回常理。无长生之仙人,亦无永祚之帝国。
汉之民族,前世乃华夏,成名于两汉。其间虽历经乱战融合,然习俗礼仪犹存,此乃汉民族世代不亡之根本。
但是如果是亡天下,那就太可怕了,华夏道统断绝,文化根基不存,泱泱华夏文明,将会彻底终结,华夏各族将会沦为异族之奴。
天成帝有些震怒,道:“国师,休得胡言乱语,国朝兵甲甚盛,栗仓殷实,君臣和谐,百官廉政利民,连亡国之相都没有,又如何会亡天下?”
张云山道:“陛下,贫道近百日日夜推算,耗尽阳寿十年,真有亡天下之兆啊。”
“啊”,天成帝身子一软,靠在椅背上,愣愣的看着国师,看到他晦暗的脸色,灰白的毛发,眼神的光彩不在,看来损耗十年阳寿所言不虚。
天成帝缓了一会,马上双眼冒出寒光,眼神无比坚定,他并非是坐以待毙之人。
天成帝长吁一口气,天子气度恢复,走下软榻,亲手扶起张云山,说道:“国师受累了,快快请起。”
然后又扶着国师走到一个凳子旁,道:“国师请坐,你我君臣,细细长谈。”
天成帝喝了一口茶,问道:“国师,你的意思是你耗尽十年寿元,推算出国朝将有亡天下之危?”
张云山道:“正是如此,此乃千年未有之变局,如若国朝不做准备,当真有亡天下之危。”
天成帝凝重的说道:“能称得上千年变局的,历史上屈指可数,据太祖语录记载,太祖皇帝曾经把华夏有史以来的大事做过统计和分析,一共有四件事,被他称为影响华夏千年的大事。”
“其中有的事情,朕到现在都还没有看透。”
“第一个千年变局,那就是炎黄部落联盟和九黎、蚩尤部落的涿鹿之战。”
“大战后形成了华夏一统的原始版图,具有了统一华夏的伟大历史意义,形成了华夏一统思想。”
“第二个千年变局,那就是武王灭商,华夏族不再与天神平起平坐,必须接受天神的管辖,历代统治者不得再称人皇,只能自称天子。”
“这里就有朕想不明白的地方,人皇、人王、天子,这不都是号令天下的存在么,这个称谓有那么重要么?”
“只是称谓的改变,有那么重要么?如何能称得上千年变局,又如何成为影响华夏几千年的超级事件。”
张云山想到道家典籍中的一些事情,不过上面也只是只言片语,他也不清楚,他感觉也没什么。
“第三个千年变局就是秦王扫六合,再次巩固大一统思想,让大一统成为历代帝王的终极目标,其中最主要的功绩就是书同文。”
“太祖语录记载:秦始皇帝是一位功勋卓越的皇帝,不过名声都被那些儒生搞臭了。”
“关于始皇帝的功绩,历代帝王都明白,其实当皇帝当久了,对始皇功绩也都认可,但是历史却给他打上的标签就是暴秦。”
“太祖语录里面还记载着一句话:秦是汉的开始,汉是秦的延续,没有秦,又何来汉?”
“这里面朕其实还有一个疑惑,那就是太祖皇帝把书同文立为始皇最大的功绩。”
“这也是朕想不明白的地方,秦始皇一统华夏,修长城,建驰道,设郡县,统一度量衡,车同轨,北击匈奴,哪一件功绩不是震古烁今,太祖皇帝却把书同文摆在第一位。”
“至于第四件事,那就是唐朝的安史之乱,太祖曾言:恒罗斯战败是开始,安史之乱是结束,华夏丧失了一个进军世界的宝贵机会,影响了华夏千年之运。”
“这也是朕想不通的,安史之乱在朕眼中,只能称得上三百年的大事件,跟国朝“沙井之变”的危害差不多,如何叫影响千年?”
天成帝说完,又把目光看向国师张云山,道:“国师既然损耗十年寿元,算到了我华夏今后有沧桑剧变,那到底算到了什么,朕也好早做准备,华夏道统切不能断绝于朕手中。”
说完,朝国师行了一个拱手礼,道:“请国师明示。”
国师张云山连忙过去扶住天成帝,沉声道:“陛下,贫道当不成如此大礼,贫道推算百日,也只能推算到华夏剧变从海上来,从西域来,是外敌,其他一概不知啊。”
天成帝一听,轻噓一口气,道:“这是个好消息,朕最怕的就是内部出现叛徒,外敌并不可怕,只要君臣一心,国朝上下同仇敌忾,定能逆转狂澜。”
张云山道:“也只能如此了,只能加强武备,贫道忘记问了,陛下叫贫道过来,所谓何事?”
天成帝一听,刚才的梦境还历历在目,现在想起来仍有些心悸,于是把梦境说了一遍。
张云山听后,又手掐法印,嘴上在念着什么,推算一番,然后起身看着沙盘,道:“陛下,并非好梦啊,此乃天下大乱,群魔乱舞之兆啊,此梦境已经有不少地方能对应贫道百日推算之果,乃千年变局之开端,帝梦示警。”
“梦中黑龙,这个好说,黑龙代表的是齐王,齐王从出生就有一条黑龙在秦王府上空盘旋了三个时辰,齐王身怀黑龙命格,确有天子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