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笑了一阵,又说道:“大师,今日且到这吧,我与小李先生还有事情要谈。”
“贫僧告辞!”
说罢就起身离席,潇洒而去。
眼见李长安望着道衍离去的方向发呆,朱棣解释说道:
“前两日母后的病彻底好了之后,父皇还心有余悸,思来想去,让我等各选一位高僧回府,一来可以为母后祈福,二来则是可以跟大师们聊聊佛法,修身养性。”
“你知道的我对佛法什么的本来就一窍不通,本来想着不去的,被父皇责骂一顿就算了。”
“最后拗不过五弟,当时也是百无聊赖,和大师聊了两句,感觉大师倒是个妙人,不仅佛法精妙,连阴阳术数、道家、儒家典籍都有所涉猎。”
李长安若有所思,这道衍是自学成才的,所学又驳杂,能吸引燕王注意倒是不意外。
就是不知道所谓的“臣奉白帽著王“一事是不是已经发生,不过这也不关他的事,当下含糊道:
“能得殿下如此青睐,看来道衍大师佛法确实精妙,可惜无缘得以聆听。”
“佛法有什么好听的...”朱棣撇撇嘴,望着李长安手中怪异的物件说:“这就是你说的望远镜?”
“嗯!得找个空旷或者高处才行,殿下有兴趣一试吗?”
“走!看看是不是真这么神奇!”朱棣从李长安手中抢过去所谓的望远镜,两人出了燕王府就往周王府走去,落月湖倒是个好去处。
一路上早已急不可耐的朱棣,在李长安的说明下,很快就掌握了望远镜的用法。
“真的,哇。”朱棣快把望远镜贴脸上了,从地面青砖缝里爬动的蚂蚁,到墙角的花草,到远远的,管家老臣锃亮的油头。
“不止凌乱的白发,还有这层...油!咦!”
管家回头,发现殿下正拿着一个奇怪的东西贴脸上,旁边是憋笑的小李先生,不明白他们在笑什么,但招呼还是要打的:“殿下,小心看路!”
朱棣拍了拍他的肩膀:“老陈啊,有时间洗洗头吧。”
管家:“啊???”
周王府,周王很快也被惊动了,原因是四哥又不知道想出什么花招,让手下的人跑到落月湖那一边去。
下人们哪敢说不,只好按照他的话去做。
朱橚远远走来就看到四哥手中拿着个奇奇怪怪的东西,在那张望,又看他旁边是李长安,瞬间就明白了。
望远镜?!
“四哥?”
“五弟,你自己看!”朱棣一开始只是当个新奇的玩具罢了,但真的摆在他面前的时候...
朱橚接过望远镜,学着四哥那样放在双眼前,湖对岸,是周王府的下人。
虽然看不太清表情,但衣着颜色、身高等还是能看清的。
“四哥...”朱橚咽了口唾沫,这效果也太吓人了吧。
“五弟你这落月湖,到对面有没有百丈?”
“...没有,但也差不了多少。”朱橚放下望远镜,落月湖并不是一个规则的圆,而类似月牙一般躺在周王府内。从这里到那端,肉眼看的话...模模糊糊都看不清有没有人在那。
而望远镜...效果果然震撼!
朱棣深吸了口气,郑重说道:“李长安,你又立大功了!”
李长安莫名其妙:“这...望远镜,真有那么重要?”
“你不知道它的重要性?”朱棣都想打人了,特别是李长安拖了那么久的时间才做出来...
不过他又想到另一个问题:“这望远镜,难做吗?”
李长安摇摇头:“这个结构很简单的,就是两块镜片,用竹筒或者其他东西密封起来就行了。需要注意的就是,镜片相隔的距离是成像清晰的关键...”
“你不早说!不行,我这就宫禀告父皇!”
李长安头皮发麻,他虽然知道望远镜自发明后就没有退出过历史舞台,可能很重要,但没想到朱棣的反应这么大啊...
这不知道的,还以为他造出了小胖子呢。
意识到自己暴露可能会引来老朱的注意力,当下赶紧拉住朱棣:“殿下得答应我一件事,千万不要说这望远镜是我发明的...”
???
朱棣下意识要探一探李长安是不是发烧烧傻了。
周王也很是不解:“为什么啊?这大功一件啊!”
“没有为什么!你就说是你自己发明的就行了!记住了!”
“放屁,老子是那种贪功的人吗?”
“小李先生你放心,有我在,四哥贪墨不了你的功劳的!”
“老五你放屁!谁要贪他功劳了?不行,李长安你得跟我一起进宫才行!”
几人闹哄哄乱做一团,李长安当断即断:“好了!我主意已决,进宫的事不要再说!记住,不要暴露我!”
说完怕朱棣真的抓他进宫,一溜烟就跑了...
两人对视一眼,脑子都转不过弯来!